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较为稳定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则需要优异的心理素质。不管是在训练里,还是在比赛里,运动员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层层压力之下依然保证技术动作能够稳定地被完成。运动员在训练里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运动性心理疲劳和赛前情绪,针对这两种心理问题,国外学术界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的研究成果。在以前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把重点放在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和动机、注意以及应激等方面的关系之上,而忽视了运动过程里运动性心理疲劳和赛前情绪二者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要进行专业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方面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一些训练建议。这些建议既可以是预防措施,也可以是干预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专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得到科学理论的有效指导,并且为进一步改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赛前情绪量表、运动性心理疲劳量表对100名专业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索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赛前情绪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同样是专业运动员,但是不同的性别还是会在赛前情绪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年龄的专业运动员在情绪/体力耗竭上也表现出很大差异性;此外在运动负评价维度方上也表现出差异性。(2)赛前情绪稳定性与运动性心理疲劳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显著相关。(3)赛前情绪和运动性心理疲劳及情绪/体力调节维度之间呈现负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1)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指标。(2)开展心理训练,重视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发展,提升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3)减缓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同时进行意志品质训练,提升运动员赛前情绪的稳定性。(4)提高教练员、管理者和家庭成员对运动员的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