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alenhr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遵循形式与意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原则,对现代汉语目的表达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建立了现代汉语“目的”这一语义句法范畴,从形式上把目的范畴分为三大类,明确指出每类的表现形式,并指出这三类在目的表达的典型性上形成一个连续统的关系。2.对目的范畴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揭示了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的联系与区别,区分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与语言表达上的因果关系,哲学意义上的目的与语言表达上的目的等概念。3.首次对表示目的关系的各种标记(包括词语和格式)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并对多组相关标记之间用法的异同进行了研究。本文所探讨的,有的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如“为(了)X起见”格式的语义句法分析,“为(了)X而Y”格式中的“而”隐现的规律,“是为了”与“为的是”的异同,“好”与“以便”的异同,表示目的的“用来”、“用以”、“借以”的研究等等。有的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如“为(了)X而X”格式义的感情色彩研究,表示目的的连词“来”研究,“省得”、“免得”与“以免”的对比研究,“去+VP”与“VP+去”异同研究等等。4.从语篇角度研究了目的范畴,尤其是讨论了目的的层级性问题,归纳了目的层级性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语义类型。
其他文献
用厄米特矩阵表示圆,并用厄米特矩阵的行列式对圆进行分类和判别两圆的位置关系。
20世纪 7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面临'全球化'浪潮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后现代论群的频频叩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解释学的研究方法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基于对解释学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新旧观念不断碰撞冲突,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挑
主要阐述运用一套PLC和频敏变阻器实现对多台空压机起动的控制,从而节省部分频敏变阻器和电气控制设备,即可大大减少初期投资和维修的费用.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可视化、交互式教学课件,通过互联网为语文教学提供广阔天地,让语文课旧貌换新颜,让语文教师转换教育观念,转换形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ACI课件要注
我们团队以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静态光,动态光对警觉性和昼夜节律反应有更加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褪黑素照度的动态光对被试工作绩效、睡意和视疲劳的影响。实验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秦簡發掘已有三十餘年,随着秦簡材料的陸續整理公佈,學界發現秦簡内容十分豐富,其中飽含法律、文化、歷史、軍事、經濟、天文、曆譜、數術、醫藥、書法等
为了科学合理地做好湖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面向全国公开招标20个专项研究课题。5月8日,省发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
郑新教授对治疗膜性肾病(MN)有独特见解,其认为肾失封藏、蛋白精微外泄导致肾之精气亏虚,肾精肾气亏虚亦可致精微物不固,因果循环,最终可演变为"肾衰"。治疗首当认准MN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