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是人们对自我的价值、优点、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人格特征中关于自我价值感的核心理论。内隐自尊主要是个体对于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态度或评价,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积极倾向。个体自尊主要是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别人对自己的积极关注等社会支持是决定个体高自尊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自我受到了他人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自尊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对个体从父母、教师、同学和亲密朋友那里得到的社会支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得到越多社会支持,其自尊水平就越高。高中是一个人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时候,如果可以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社会支持,就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自尊,对个体维持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以河南省某艺术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年级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76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量研究,采用量表测验外显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量表(SSRS),以及内隐自尊(IAT)测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艺术类高中生存在内隐自尊,而且他们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探索艺术类高中生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1)外显自尊在性别,专业和来源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高一学生自尊水平最低,高二学生自尊水平最高,高三学生自尊水平居中;内隐自尊在性别、专业,来源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2)内隐自尊是存在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3)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来源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显著差异。
(4)外显自尊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没有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