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顶端生长中囊泡与线粒体运动的细胞学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细胞的生长是精密调节细胞体积不可逆的增加过程,涉及细胞壁前体物质在高尔基体上的合成,然后通过囊泡运送到细胞生长发生的部位与质膜融合,以实现新细胞壁的沉积和扩展所需膜的增加;并需要精密调控而移动的线粒体在细胞中能耗大的部位的集中,以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还需要各种蛋白、细胞信号物质和细胞骨架等细胞组分的参与以及各种细胞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以植物顶端生长细胞——花粉管和根毛为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隐失波显微镜等技术的运用,并结合活体染料FM4-64和多种抑制剂,对细胞顶端生长过程中胞吞胞吐的整体动态,囊泡的移动速度和轨迹,以及线粒体的移动及其与细胞骨架的动态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揭示植物细胞生长的内在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首先,比较了两种裸子植物(青杆和白杆)与两种被子植物(烟草和百合)花粉管的差别。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裸子植物花粉管与被子植物花粉管明显不同在于:前者的细胞壁厚,花粉管直径大,顶端囊泡分布少。经FM4-64探针标记结果表明,裸子植物花粉管和被子植物花粉管中FM4-64的标记模式分别为杯状结构和Ⅴ型结构;时间序列图显示裸子植物花粉管对FM4-64的吸收慢;定量的分析提供了青杆(Picea wisonii Mast.)、雪松(Cedrus deodara)、百合(Liliumlongiflorum)、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花粉管中FM4-64染色的波动周期分别为57-114s、73-109s、20-36s、34-45s;其波动的振幅分别为6-14、8-13、37-48、32-47像素高度,暗示着裸子植物在胞吞胞吐的速度慢、强度小。利用隐失波显微镜观测发现,裸子植物花粉管中囊泡移动的平均速度比被子植物花粉管中的慢。上述这些事实可能是导致裸子植物花粉管生长速度慢的原因。然而有趣的是,在四种花粉管中囊泡的最大瞬时移动速度并无明显的差别,由此表明囊泡具有相似的最大移动能力。   接着,为了探索植物细胞内细胞器运送速度快慢的原因,利用裸子植物花粉管中细胞器移动慢易于跟踪和分析的特点,通过各种骨架抑制剂的处理,以研究花粉管中线粒体移动和停泊的调节。结果发现,微丝的解聚抑制了线粒体的移动,而微管抑制对于线粒体的移动影响较小,由此证明了微丝可作为线粒体移动轨道。而且微丝的稳定和myosin的抑制都未能完全抑制线粒体的移动,但二者的同时作用能完全抑制线粒体的移动,可见线粒体的移动可能来自微丝肌动蛋白的更新和myosin的共同作用。上述推断还被单个线粒体移动速度和轨迹的分析结果所证实,同时也与同一个花粉管中线粒体的移动有快有慢的现象相吻合。虽然微管的稳定对花粉管中线粒体的运动有所抑制,但却增加了线粒体的移动速度;而微管的解聚可导致线粒体轨迹的多变,以及线粒体整体的分布状况,这就暗示微管可能通过微丝的分布和动态调节影响线粒体的轨迹和速度。   最后,利用稳定表达GFP-FABD2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根毛为实验材料,观察其线粒体的移动和微丝的动态,并结合各种抑制剂的处理,分析其线粒体的移动速度和微丝的变化。从研究结果发现,线粒体的移动速度和微丝的动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线粒体停泊和移动涉及线粒体表面微丝的形成和消失;而微管动态的改变是在整体细胞水平上微丝分布的改变,从而对线粒体的移动有一定的影响。由此也说明了裸子植物花粉管中囊泡移动在瞬时速度范围内并无差别,而仅在平均速度上出现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微丝动态状态的不同所致。   总之,从上述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微丝骨架可作为植物细胞生长信号调节的最终信号应答体系。其动态与分布受细胞内外信号的调节。而这种动态分布又反过来影响着囊泡和线粒体的运送和分布,并最终调节着胞吞和胞吞的部位,从而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和形态。
其他文献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是重要的高速电子器件,在微波/毫米波功率器件和单片集成电路(MMIC)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双异质结HBT(DHBT)具有开启电压低、反向击穿电压高、输出
学位
高温炎热是气候过渡区冷季型草坪草夏季生长的主要胁迫因子,冷季型草坪草耐寒不耐热,如何提高冷季型草坪草的耐热性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提高草坪草的耐热性是本文要
传统的气象监测要素包括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而气压是其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高精度大量程的气象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对气象业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类传感器
学位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在无噪声、朗读发音等特定条件下已经走向实用。然而,在面临低数据资源、噪声干扰、说话人方言口音差异和复杂信道等情况时,识别率会
基因芯片,亦称为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点样等方法将核酸探针固定于固体支持物表面,从而形成核酸探针阵列,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实现对生
学位
数据转换器作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中间枢纽,在数据处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转换器尤其是模数转换器(ADC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外贸发展也面临着新常态的挑战,导致外贸步入新常态的主要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外贸新常态虽然对经济增长带来不良影响,但却可以推动我国经济
与微加工工艺兼容的平面格栅全金属周期慢波结构与带状电子注互作用有望在毫米波乃至太赫兹波段产生高功率输出。与单排栅和对称双栅相比,交错双栅通过将对称双栅的上下两排栅
针对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六环节三历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六环节”指项目开发的六个步骤,即任务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算法设计、 代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