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情感、兴趣、学习习惯等。由于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晚于智力因素,长久以来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学教育中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智力因素虽尤为重要,但是它必须通过非智力因素而起作用。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土壤,优良的种子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上才能茁壮成长。聪明的人比比皆是,但成功的却不多,最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家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在同样智力水平上为什么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果呢?头脑聪明的学生并不一定能成就事业,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可能会创造奇迹,取得很大的成就,这说明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先天的素质很好,但后天教育训练不得法,则相应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也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取得成就。可见,智力因素并非是成功的根本因素,成功更多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学习而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则阻碍学习的进行。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数据表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急剧的增长中。有些学生不清楚他们学习的目地,因而缺乏学习的动机。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或是独生子女,所以怕吃苦,没有崇高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很好,但对其他人和事物比较冷漠,缺乏正义感、责任感和道德感。有些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因为成绩显著下降,就对学习心灰意冷,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表明:在中学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解决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潜在动机,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消极接受知识到积极地去探索,从悲观的情绪到乐观的情绪的转变,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解决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研究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实验教学的前后分别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作者以洛阳市五十八中学的学生为被试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此同时,作者选取了八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教学实验。作者对实验以及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通过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能有所进步。作者在实验中尝试提出了一些口语教学的策略来激发学习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逐步地提高学习兴趣。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简介,概括地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地以及本文的框架。第二章回顾了之前国内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的调查研究,然后详细的给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定义和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本节详细地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第四章是教学实验的设计,包含了一些实验的必要因素,如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中测量的工具,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实验数据的收集。第五章对实验前后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测试等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四个月的实验教学,作者提出一些有效的中学口语教学策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