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3促进肝癌细胞“干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因侵袭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抵抗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永久增殖等“干性”特征的肝癌干细胞的存在是肝癌侵袭转移、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肝癌干细胞参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可能会为肝癌的靶向治疗带来新的曙光。纺锤体-线粒体相关蛋白复合体亚基3(SKA3)是纺锤体-线粒体相关蛋白复合体的亚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新近研究证实SKA3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但其对肝癌“干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SKA3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1)首先依据对TCGA数据库分析后的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2例肝癌患者中SKA3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2)分别用si RNA、SKA3过表达质粒下调或上调肝癌细胞中SKA3的表达,通过浮球培养实验、Sorafenib抵抗实验、平板克隆实验、CCK8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观察肝癌细胞“干性”生物学行为的变化;(3)病毒构建稳定转染SKA3低表达或高表达的MHCC-97h细胞后,我们利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了裸鼠皮下成瘤实验,体内实验进一步观察SKA3对肝癌细胞“干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4)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调或下调SKA3后肝癌细胞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如Notch1、NICD等表达的变化;再使用慢病毒敲低MHCC-97h中的Notch1,检测SKA3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1)我们发现SKA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发现SKA3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2)在肝癌细胞MHCC-97h、SNU-398下调SKA3表达后,si SKA3组与NC组相比,其自我更新能力(SNU-398:P<0.01)、化疗抵抗能力(MHCC-97h:P<0.0001;SNU-398:P<0.001)、克隆形成能力(MHCC-97h:P<0.001;SNU-398:P<0.01)、增殖能力(MHCC-97h:P<0.0001;SNU-398:P<0.0001)、迁移(MHCC-97h:P<0.01;SNU-398:P<0.01)及侵袭能力(MHCC-97h:P<0.001;SNU-398:P<0.01)均显著减弱。相反在肝癌细胞上调SKA3表达后,上述肝癌细胞“干性”化能力均明显增强,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裸鼠成瘤实验显示,MHCC-97h下调SKA3表达后,裸鼠皮下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上调SKA3表达后,裸鼠皮下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4)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下调SKA3后,肝癌内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Notch1、NICD、Hes1表达明显减少,而上调SKA3后,上述Notch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显著增高。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SKA3对MHCC-97h的增殖能力(P<0.01)及迁移能力(P<0.01)的促进作用均被抑制。结论:本研究表明,SKA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体内外实验均证实SKA3可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干性”特征,初步的机制研究显示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Notch信号通路实现的。为从阻断肝癌细胞“干性”这一角度遏制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与化疗抵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
其他文献
图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处理图数据的方法,端到端的学习方式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推理能力和可解释性,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图神经网络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但现实应用对图神经网络训练推理速度的要求却与日俱增。为了提升图神经网络计算速度,学术界与工业界提出了一系列的图神经网络计算系统,并利用GPU加速计算。但GPU的内存容量有限,为实现基于GPU的大规模
小胶质细胞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重构中起关键作用。在发育和疾病过程中,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促进了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剪,而神经元的CD47保护突触不被过度修剪。我们的前期结果显示神经元CD47和小胶质细胞SIRPα结合产生抑制性信号,指导小胶质细胞识别需保留的突触。但是SIRPα在突触病理相关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变化和影响尚无研究。我们利用SIRPα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结合AD小鼠
研究背景: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治疗axSpA的一线用药,对NSAIDs反应不佳的axSpA患者,推荐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i)治疗。出于对药物经济学和长期使用后的安全性的考虑,TNFi减量治疗也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均表明TNFi减量治疗在axSpA患者中是可行的,但是这些研究均是在患者长期使用足量的T
水中的共存基质是影响吸附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研究较多关注SO42-、Cl-等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而解析溶解态氮对吸附除磷的干扰与机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依据真实水征选取了氨氮、硝氮及多种有机氮作为二级出水可溶性氮代表物,以新型锆系、镧系纳米复合材料和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经典材料作为除磷吸附剂,开展溶解态氮影响吸附除磷规律和机理研究。首先探讨了无机形态的氮对四种吸附剂去除磷的
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都会访问用户的地理位置,由此引发了安全问题:存在恶意应用频繁窃取或过度利用用户的地理位置从而严重威胁用户的隐私。针对位置隐私保护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得到大规模的实际部署,究其原因是现有方案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性与可用性的矛盾。为此,本文将重点解决相关保护方案的实用性瓶颈问题。基于地理无区别性——第一个严格的位置隐私模型,我们可以在移动平台上开发一个
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寻找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成为近几十年的研究重点。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是解决能源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此方法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半导体作为光电极。WO3因其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丰度高和低毒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光转换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6.3%。但由于其光利用率不足、电荷传输性能差、析氧反应动力学缓慢等固有缺陷,过去文献报道的光转换效率都
在城市高密度集约发展的背景下,提高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将设备管线集成在梁的无效受力部分,实现结构设备一体化,是提高高层办公建筑竖向空间利用率的全新思路。此外,孔洞也会节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因此,结构设备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在节省层高、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节省建筑材料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现存的各种异形梁施工技术都存在着造价昂贵、施工误差大等问题
近年来,在线课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而言,在线课程的参与人数更多,个体间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差异更大,这使得教师很难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精准诊断分析,在后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建议上也存在很大难度。为了应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挑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在线课程日志的学情分析系统。本文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生成的记录着学生活动的日志文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日志文
现如今,我国成熟的陆上安防监控技术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相比于我国广袤的陆上面积,在我国4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建立海面的观测与监控同样重要。近年来卫星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海面舰船进行长时间、大幅宽的观测与监控成为可能。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的今天,开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技术的静轨卫星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的运动舰船检测的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非侵入式治疗肿瘤方式,具有操作可控性、照射光的强度、照射部位和时间可调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肿瘤治疗,目前也已用于前列腺肿瘤的临床研究。PTT作用过程是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提高肿瘤区域温度,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坏死,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目的。PTT应用的关键是开发性质优良的新型光热材料,近红外二区(NIRⅡ)激光具有穿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