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信贷资本的支持,而民营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始终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如何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是本文的宗旨所在。本文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内,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分析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中的约束条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根据我国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构造了利率和抵押都可变的垄断性信贷市场下的信贷模型。这个模型分析了银行在设计信贷合同中的两种均衡: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通过对这两个信贷均衡的分析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是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必要条件。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有效解决民营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但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同时,其介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导致信贷市场整体风险升高。接着假设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不同的效用函数风险规避程度不同,分析它们之间的风险分担比例,发现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过高的风险,同时分析了影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几个因素,指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摆脱困境是个系统问题。鉴于关系型信贷可以有效缓解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关系型信贷的特点,指出其在降低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并从我国客户经理制和银行体系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关系型实施中的障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