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降解菌NOR-36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诺氟沙星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在土壤及水体环境中均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分离筛选技术从医药厂活性污泥池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以哌嗪为一级基质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的菌株,命名为NOR-36。根据表型、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菌株NOR-36初步鉴定为山羊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prae)菌株NOR-36在3 h时进入对数增长期,菌种生物量快速增长,到10 h时菌株进入稳定期菌种增长趋于平缓,培养至17 h时菌种进入衰亡期,其生物量出现下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0;溶解氧浓度越高,菌株生长越旺盛;菌株对果糖、木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有机碳源利用情况均较为良好;能够利用蛋白胨作为氮源生长;NaCl浓度<15g/L的范围内菌株均可正常生长,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良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菌株NOR-36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过程中,以哌嗪为一级基质时可有效提高菌株对诺氟沙星的降解率。且当哌嗪与诺氟沙星浓度比为5:1时,菌株培养10天后对初始浓度为5mg/L的诺氟沙星降解率最高可达92.6%。可知最佳一二级基质浓度比为5:1,当哌嗪与诺氟沙星浓度比大于5,随着比值增大,哌嗪浓度升高,使哌嗪与诺氟沙星产生竞争性抑制,关键酶结合位点被哌嗪抢占,诺氟沙星的降解效率降低。相反当浓度比小于5,随着比值减小,哌嗪浓度降低,过低浓度的哌嗪不能诱导产生足量的关键酶用以降解目标污染物,降解率同样逐渐减小。菌株共代谢降解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最适NaCl浓度<15 g/L。利用HPLC-MS检测菌株NOR-36共代谢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并结合检测结果探讨可能的生物降解途径。通过HPLC-MS分析,菌株降解过程中产生了 3种主要的中间产物,分子式分别为:C16H18FN3O4、C14H16FN3O3、C12H11FN2O3。诺氟沙星的可能降解过程为:首先共代谢关键酶作用哌嗪环上碳氮键断键后,中间位置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加氧形成羰基;之后产物1继续被氧化,碳氮键继续断裂,-COCH3基团被去除生成产物2,最后产物2经氧化后,-CH2CH2NH2基团被去除,最终得到产物3。对NOR-36 解菌的细胞进行联合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当海藻酸钠浓度为0.6%,PVA含量为5%,CaCl2浓度为4%,固化时间为9d时,制得的固定化小球机械强度最好,对诺氟沙星的降解效果也最好。固定化细菌的降解速度比游离态细菌的降解速度慢,但是固定化细菌抗pH和温度变化能力比游离态细菌强,对pH和温度的忍受范围更广。
其他文献
近几年,中国企业向国外市场进军,海外并购数量逐年增加,这无疑是对各企业发展空间的切实拓展,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并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对并
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锌(Zn-taPc),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在乙醇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356nm的紫外光激发下,Zn-taPc在456nm附近出现发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
商标翻译的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是检验翻译成果质量的最好标准,这就要求商标的翻译必须要迎合译入语所在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
含蓄生成于深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和语言物质基础之上。言与意的矛盾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含蓄的生成使言与意在矛盾的运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含蓄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阶段文化创新更加明显,尤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传播,一些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 言有着明显的特点和标志,表达更为随意,属于新时代的产物。传统的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电厂中的用水大户,排污水量及补给水量均较高,水质中由于Cl-、Ca2+及SO42-等离子的存在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等问题,燃气电厂由于不具备脱硫系统,导致循环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是一位英国当代女性畅销小说作家,她深爱希腊文化,关爱弱势群体。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岛》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及其以北的麻风病隔离岛斯皮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