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澳大利亚作家亨利·汉德尔·理查森,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她的代表作《理查德·莫昂尼德命运》。然而,本文的关注对象则是她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智慧的获得》和选自短篇小说集《一个童年的结束及其他》中表现少女成长烦恼的系列短篇小说——“成长的烦恼:少女的素描”。之所以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它们都反映了少女成长问题。如果说《智慧的获得》是用摄像机拍摄少女的成长,那么她的系列短篇小说“成长的烦恼:少女的素描”就可看作一部由照相机拍摄的生活片断所组合的少女生活记录。《智慧的获得》描写的是在社会的背景下少女成长,而“成长的烦恼:少女的素描”中的成长比较私密,可以说是闺房中的成长。 小说《智慧的获得》描述的是少女罗拉离开家在外求学的遭遇。这部小说取材新颖、语言自然,更由于作者在文中以贴近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对待问题,而颇受评论家赞誉。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有从全文主题入手者,有从结构分析入手者,也有从语言风格入手者,等等。但总的来说,以往的研究和分析都是局限于小说本身,鲜有学者把小说同社会联系起来,讨论小说的社会关怀。成长小说是表现人物从青少年到成熟这一关键成长过程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体现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研究这部小说,建立小说同社会的关系,能够发掘小说的社会教育意义。 成长小说传统源远流长,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结构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它的发展和进化经历了传统成长小说、英国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等阶段。根据作品的年代和理查森所受的影响,对《智慧的获得》的分析主要是依据传统成长小说的变体——英国成长小说来进行的。小说《智慧的获得》在很多方面符合这种体裁,但也有它自己的独特的特点。从罗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方面的天赋,以及文章经常谈到的实与虚的交错,我们会发现她在艺术家必备的各项品性方面的潜力和发展。小说展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冲突,女主人公为了适应群体,最终学会压抑住自己的个性、做出妥协,也就是小说所谓的“智慧的获得”。然而,从普遍意义来说,这种智慧实际上是对个性的扼杀。 《一个童年的结束及其他故事》分几个部分,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成长的烦恼:少女的素描”由八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描写了少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断。在作者生活的时代,作者能以清新的文风和大胆的笔触描写少女成长的感悟和困惑是站在时代前面的。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关系注定同长篇小说有不同的成长主题表现方式。与长篇成长小说中那种循序渐进的发展不同,短篇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所以短篇小说中的成长就借用了乔伊斯的顿悟概念来体现。顿悟说的核心就是主张通过艺术对生活的细节进行加工,从而把读者引入精神感悟的境界,产生豁然开朗的效果。乔伊斯的一系列艺术观点对后世英美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极大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创作实践,拓展了成长小说研究的理论空间。 文章还分析了理查森描写少女成长的原因。第一,作者的阅读经验及其受到的其他小说的影响。第二,作者童年的生活经历。因为理查森大多数作品都取材于她自己生活,这些少女的描写与她童年的经历也息息相关。第三,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作为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作家,理查森能够做到自如地描写少女的生活,具有很大进步意义。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重新阅读小说《智慧的获得》,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成长并非是成功的,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对矛盾的暂时回避。而短篇小说中的成长结局则呈现多样化,有在成长中收获的,也有夭折的。理查森的作品关注了少女这类边缘角色的成长,个中的成长故事具有典型性。女性的成长往往比较艰难,有着更多的成长阻力,因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