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国的钢铁产量已占全球的1/3并长期位居第一,但是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和能物耗高等情况仍然严重。随着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受到国内市场分割、流通秩序混乱、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全、供求信息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钢材价格波动剧烈,造成钢铁及其下游行业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长期来看,编制包括各大品种及其主要规格的钢材价格指数,并将其作为钢材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是比较合适的,这既能科学地解决钢材期货标的物的代表性、异质性问题,又可以完全满足相关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供交易的钢材指数编制方案,并运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和线材期货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推出钢材指数期货有助于我国钢铁行业管理价格风险钢材价格是影响钢铁企业经营绩效的主导因素。推出钢材指数期货既能科学地解决钢材期货标的物的代表性、异质性和“量大价廉”等问题,又可以完全满足钢铁及其下游行业管理钢材价格风险的需求。
2.推出钢材指数期货具有良好的实体经济和期货市场背景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期货市场足够的法制保障和钢材良好的市场基础都是推出钢材指数期货的有利因素。
3.现货指数不宜作为钢材指数期货的标的物,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和线材为标的编制的长材指数是钢材指数期货的首选方案。
我国钢材指数期货的标的指数应该具备可交易性、代表性、抗操纵性、分散性、连续性、流动性等特征。国内外现有的钢材指数是以现货价格为基础的,其成份商品价格和成交量数据的真实性、公开性、可靠性和时效性无法保障,且国内钢材现货交易也没有使用其中的任何指数作为结算指标,显然国内外现有的钢材价格指数均不具备成为期货合约标的物的可行性。
鉴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以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作为成份商品构建长材指数是可行的选择。以线材和螺纹钢的年度产量和年度表观消费量作为经济性权重、以线材和螺纹钢的持仓量和成交量作为流动性权重,并采用5天滚动模式构建的长材指数在理论上能较好地解决成份商品价格的“三公性”、连续性、代表性问题。
4.推出长材指数期货合约应尊重钢材期货市场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从上市、发展到成熟并发挥其市场功能是个渐进的过程。长材指数期货是现金交割的金融期货,所以该期货品种需要等待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发展得比较完善、市场功能发挥得比较充分后才能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