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的安全性及预后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幕上脑出血且行钻孔引流术的患者,探讨钻孔引流术应用在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统计分析,将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神经外科从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15例行幕上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患者,根据相应纳入及排除标准,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纳入为A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纳入为B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术前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年龄,性别,术前脑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因素,手术中的出血量,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术后6月GOS评分等情况。统计分析阿司匹林对于幕上脑出血钻孔引流手术安全性、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术前血肿大小,手术时机,术中出血,术后血肿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率,术后一月GC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再出血率A组(21.4%),B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死亡率A组(26.2%),B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术后6月远期预后良好率:A组(14.2%),B组(27.4%),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结论:1.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较未服用阿司匹林组明显升高。2.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近期预后与未服用阿司匹林者无显著差异、远期预后比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差。3.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中出血量并无增加,手术操作安全可行,术前采取相关措施逆转阿司匹林功能降低再出血率有可能取得更好的预后。
其他文献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户籍问题等多方面限制,其子女被留在了农村交由他人看管,由此产生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
目的:调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
第一部分基于3D CT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地图研究目的:通过绘制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及后内侧壁骨折地图,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线分布特征及规律。方法:回
强子谱学和衰变反映了强子内部的结构信息,是认识强子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子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量子色动力学(QCD)被公认为是目前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然而,QCD在低能区高度非微扰,目前试图通过严格求解QCD来获取强子的结构性质还有一定的困难。具有QCD精神的组分夸克模型目前仍然是处理低能强相互作用系统的有力工具,至少目前对开味阈以下的低能重味强子谱的预言是比较成功的。近十多年
《续耳谭》是一部国内失传已久的明代志怪小说,本文以《续耳谭》为研究对象。除绪论、结语及参考文献外,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小说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意义进行说明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不同形貌微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中空微球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中空微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但与各组分的种类有关,而且还受到材料的组合、形貌、尺寸和
目的:探讨容积敏感性LRRC8A氯离子通道在正常和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RRC8A离子通道的激活和表达水平对及I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氯离子通道型的抗骨性关节炎药物
本报告以美国最高法院发布的判决书,即《波士顿环球传媒合作有限责任公司诉公共卫生部》为报告对象。本实践报告,基于奈达的“动态对等”概念,分析了美国判决书的文本特点,进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的内容选自英国马丁·梅雷迪斯(Martin Meredith)所著的《生于非洲:人类生命起源的探索》(Born in Africa:The Quest for the Origin
目前,权力清单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实施,实施主体的范围主要包含中央、省、市(州)、县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因为权力清单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