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早产儿喂养中是否存在有效性及安全性,相比标准早产儿配方奶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69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胎龄均小于33周,体重小于2000g,入院日龄小于24小时,未进行肠内喂养,胎粪未解,住院时间超过21天并除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其他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组(n=327)和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n=365),两组患儿均入院24小时内予以静脉营养,无窒息者24小时内开奶,合并重度窒息者48小时内开奶,经口或经管饲喂养,两组开奶量均以每日20mL/kg开始,每3小时一次,能够耐受者以每日20mL/kg速度加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组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后液体达每日150mL/kg时转等量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继续喂养,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组自入院一直予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热卡达110kcal/kg时停止肠外营养。收集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资料,包括喂养不耐受情况、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首次排胎粪时间、胎粪排尽时间,以及大便是否有潜血、是否存在肠道感染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入院后3周血清白蛋白水平、皮肤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组和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以及置胃管、机械通气、产前激素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开奶时间、首次胎粪排出时间、皮肤黄疸出现时间、入院第1,2周血清白蛋白水平、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肠道感染率、大便潜血阳性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组(P<0.05);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组胎粪排尽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组(P<0.05);入院第3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组(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相比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减少肠道并发症发生,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促进排便,使早产儿更早达到全肠道喂养,从而缩短静脉营养时间,降低静脉营养所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较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存在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