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战略浪潮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进入了提质升级阶段。乡村节庆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优化与升级。许多地方努力挖掘自身特点,倾情推出系列节庆活动。然而,节庆活动有其自身规律性。大量节庆无节制地举办,导致许多地方节庆千篇一律,缺失亮点,面临着“首届繁荣、后期衰落”的窘境,与节庆创立初衷背道而驰。于是,如何从众多旅游节庆中脱颖而出,并长久地发展下去成为一大热点问题。针对部分旅游节庆举办一两届后就出现局面冷清、难乎维持的尴尬局面,本研究着手新兴乡村旅游节庆,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山西碛口红枣旅游文化节为案例,借助spss19.0和Nvivo10.0分别对节庆游客和社区居民的乡村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感知和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对乡村旅游节庆质量总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对于乡村旅游节庆的整体水平和外围环境则保持“中立”态度,尤其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业相关设施方面,不尽满意。(2)游客对于乡村旅游节庆的可持续发展感知较强烈,尤其对节庆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影响较为认可,但对节庆环境效益感知较弱。(3)游客对乡村旅游节庆质量感知直接影响游客对乡村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感知。具体而言,乡村旅游节庆内容质量、节庆整体水平及节庆外围环境三个维度与乡村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乡村旅游节庆内容质量对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节庆整体水平次之,最后是节庆外围环境。(4)目前居民对节庆举办行为较为支持,但因缺乏相应的参与流程指引和渠道建设,社区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居民认同节庆为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也对节庆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不满,不过总体上呈正面感知;对于节庆持续举办的态度,多数居民表示愿意支持。(5)游客和社区居民对于乡村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感知和态度总体上相同,但二者关注焦点大相径庭,游客重点关注该节庆是否为其带来精神或心理上的满足感,即旅游体验价值;而社区居民主要关注该节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6)居民对于乡村节庆活动的融入与体验动机及其融入与体验程度受到推、拉力因素的共同驱动,居民主观上存在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而现实中缺乏应有的拉力作用,致使出现居民较高的参与意愿和较低的参与程度这一现实矛盾。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对乡村旅游节庆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以下讨论:(1)乡村节庆相比城市节庆,其吸引力何在?(2)创新是节庆生命力得以延续的重要法宝。(3)利益共赢是乡村旅游节庆得以存在的关键。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乡村旅游节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