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慈姑的主栽品种“刮老乌”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刮老乌”慈姑膨大进程中根状茎的伸长生长、球茎形态的增长、球茎数量的增加、球茎重量的增长动态、球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球茎膨大过程中、越冬期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武汉地区,“刮老乌”根状茎从7月上旬开始陆续抽生,其数目也在不断增加。10月上旬,单株根状茎的数目基本稳定,平均每株约为12条。根状茎的平均长度是不断增加的,但粗度变化较小。到9月中旬根状茎平均长度为58.6cm,粗为1.3cm,平均分株数每株达到3株。2.从9月上旬根状茎前端开始膨大形成球茎,球茎顶芽长度、纵径、横径的增长速率趋势大体相同。其中,顶芽长度在30-50d(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期间增长速度最快,随后增长减慢,80d(11月中旬)后,顶芽长度基本不再变化。球茎在膨大的30-60d(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期间纵、横径增加明显,且纵/横径之比接近1,即球茎由幼小时的椭球形变成最后的圆球形,且单个球茎平均重量增加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到80d以后,球茎的大小基本不发生变化,表皮乌紫色。球茎数目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增加较快,10月下旬基本稳定,每株平均为12个。3.慈姑从9月上旬球茎开始膨大,在膨大过程中,含水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球茎的淀粉、可溶性总糖含量在40d(9月上旬)以前缓慢上升,之后快速增加;还原糖和果糖都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球茎膨大约90d(11月下旬)时含量最高达28.05mg/g。葡萄糖含量先上升,之后降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都呈上升的变化规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值总是小于1。4.慈姑越冬期间,球茎的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还原糖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到2月中上旬为最高25.09mg/g,球茎的葡萄糖含量在12月下旬时达到最低水平,之后缓慢上升。慈姑在越冬期间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含量都呈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