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是目前中国影响力和公信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从最初的街头小报发展到如今的全国性严肃大报,《南方周末》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在记录自身的同时,也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在第三次转型过程中,《南方周末》更是强势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南方周末》的“在这里,读懂中国”进行探讨。
一、从《南方周末》自创办以来的三次转型背景进行分析,《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本文着重阐述第三次转型,介绍《南方周末》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的背景。
二、对第三次转型的关键词“读懂”的解读。《南方周末》在新世纪全新的竞争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第三次转型,重新定位,并确定“在这里,读懂中国”。但究竟“读懂”以否,又如何“读懂”,值得探析。
三、在《南方周末》第三次转型期间,即2007年4月12号至2012年8月30日的报纸头版共312篇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头版作为报纸的门面,无不体现报纸的自身理念以及重大新闻的选择。“读懂”无疑在头版上呈现最多。通过对头版分析,更深入探析《南方周末》的“读懂”。
四、对“读懂”的效果分析。通过深度访谈,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试图对《南方周末》的“读懂”进行效果分析,看读者能否通过《南方周末》“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希望从中研究、分析、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希望对中国的各类媒介在当下及今后的实践中有示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