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的国家、省、市(地)、县四级数据库成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基础数据,为了保证这四级数据库的现势性,国土资源部决定于2010年开展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并逐年度依次进行,目的是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权属、范围等变化情况,从而对已经建立的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土地变更调查具体流程是以2009年国家验收备案的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以县为单位对该年度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等活动。通过外业采集该年度内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信息,对已经建立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图斑变更、属性入库并提取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库,统计各种关于地类变化的统计汇总表,并逐级汇总形成市(地)、省、国家等各级土地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包。本年度变更调查确定结束后,再用更新数据替换基础数据库相同空间范围的数据得到下一年度变更调查基础数据库。正是由于土地变更调查项目特殊的开展方式及数据自身特点,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生产任务,获得优质的成果数据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首先对影响一般空间数据质量的各类因素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生产流程、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内容及特点,同时建立适用于陕西省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评价模型,然后分析土地变更调查各数据生产阶段与质量评价模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最后据此提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本文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是从数据生产单位的角度出发,针对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及内容,研究数据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出数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据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并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