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以克拉玛依市南新湿地恢复工程为具体案例,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理论应用到具体工程当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将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分解为7个相对独立、有机结合的准则层;考虑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选取了29个指标层;分析各因子、要素的具体变化、关系、趋势等,选取了51个变量指标。应用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法(KPI)的原理,将51个变量指标作为选择KPI指标的范围,选择水土流失影响最直接、最直观、最有影响力的9个变量指标,即项目建设区范围(包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Xd1和项目临时占地面积Xd2)、直接影响区范围Xd40、土石方挖填总量(包括项目土石方挖方总量Xd6和项目土石方填方总量Xd7)、弃土弃渣量Xd9、水土流失影响时间Xd32、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Xd3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d38。经计算确定占地面积与影响范围(X1)、对地表的扰动强度(X2)、影响时间(X3)、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X4)和可恢复程度(X5)5个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关键指标。将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关键指标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克拉玛依市南新湿地恢复工程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Ⅱ)为0.282。根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Ⅱ)愈小愈好准则”,经计算得出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偏小,因此,可以初步断定该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程度较小。
通过与随机挑选的克拉玛依市开发建设项目对比分析,占地面积与影响范围较大、对地表的扰动强度较大、影响时间较长、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较大、不可恢复程度较大的开发建设项目,其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就愈大,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因此,该指数能够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效的水土保持损益评价指标。
通过本方法计算得出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适用于克拉玛依市城市建设类项目的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可为克拉玛依市各级行政决策部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方案审查部门、评审专家提供一个可参考借鉴、有效快捷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同时也为建设单位改进施工方法、减轻水土流失影响提供技术指导,引导开发建设项目向着节约资源、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和谐社会的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