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已明确FT基因在拟南芥光周期诱导开花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ft-10突变体与野生型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二者蛋白质水平上的差异表达,有助于深入研究刀调节光周期开花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优化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及与之匹配的蛋白质裂解液,筛选出一种适合拟南芥叶片全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制样和分析系统:以醋酸铵/甲醇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经裂解液[8mol/L尿素,2mol/L硫脲,4%CHAPS,60mmol/LDTT,2%Ampholine,Immol/L PMSF]裂解后按1.5mg上样,经考染后获得背景清晰,蛋白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
(2)本实验对拟南芥ft-10与野生型叶片全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对比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酶切、质谱分析,最终对其中34个目的蛋白点进行了MALDI-TOF 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共有26个蛋白质得到了鉴定,蛋白质鉴定的成功率为76%。已鉴定的蛋白质中,ft-10突变体与对照相比,16个蛋白点表达量上调(点3,5,6,10,11,12,15,16,17,18,20,23,24,25,30,35);11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点4,7,8,9,14,22,26,28,32,33,34);2个可能为新合成的蛋白(点21,27)。它们分别属于转录调控,植物防御有关,信号传递,能量传递,贮藏蛋白,结构蛋白,细胞生长以及代谢有关的酶或蛋白等蛋白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