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竹是一种非常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近年来从山竹中不断分离得到新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药用价值也在不断的被发现。已有研究表明山竹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氧杂蒽酮,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活性。本课题研究了山竹果皮的化学成分并主要研究了其中α-、γ-倒捻子素(mangostin)、藤黄酮(mangostin)E等三个氧杂蒽酮(xanthones)的抗菌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从山竹果皮中分离得到了α-、γ-倒捻子素(mangostin)、藤黄酮(mangostin)E等三个氧杂蒽酮(xanthones),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从山竹果皮中分离到了α-、γ-倒捻子素、藤黄酮E并测试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体外抗菌实验表明,以上三种氧杂蒽酮对P. acnes具有相同的抗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78μg/mL。这一最低抑菌浓度要比BPO对P. acnes的抑菌浓度低60多倍,比红霉素的高出10倍。(2)探究藤黄酮E体外抗痤疮丙酸杆菌机制。本部分选取藤黄酮E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杀菌效果实验,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曲拉通诱发细菌自溶实验,生物膜实验及耐药性等实验方法研究了藤黄酮E抗痤疮丙酸杆菌的药理活性,并初步探究了其抗菌机理。藤黄酮E能够在30-60分钟内快速的杀死痤疮丙酸杆菌。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藤黄酮E处理后的痤疮丙酸杆菌细胞膜受到了严重的破环,结合自溶实验结果,初步证明藤黄酮E快速杀死细菌的原因是藤黄酮E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细胞膜,诱导了P.acnes自溶,使细菌细胞质膜发生破裂,胞内物质被释放,进而导致细菌死亡。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生物膜实验和耐药性实验结果均说明藤黄酮E是一个很有潜质的治疗痤疮的药物。(3)研究了藤黄酮E,α-倒捻子素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自溶的分子机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的cidAB,lrgAB,lgtAB等基因被认为能够调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胞壁质水解酶的活性和细菌自溶行为。研究中我们将藤黄酮E,α-倒捻子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提取了细菌的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这些基因在药物作用后在细菌体内的表达情况,从而发现藤黄酮E,α-倒捻子素如何在分子层面发挥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