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模型在嵌入式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嵌入式软件开发逐步受到产业界的重视。但由于其特有的复杂性,导致在应用软件开发中总结的很多优秀的项目管理模型很难被直接套用。产业界急需找到一种适合的开发模式,用快速的产品发布来支持业务的扩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逐步被学术和产业界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很多成就。从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到敏捷开发的极限编程模型、Scrum模型,都在不同的领域被实际采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几年来,芯片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导致嵌入式产品的开发越来越被产业界重视。可是由于嵌入式产品开发涉及硬件、软件、系统、应用等多个方面,用传统方法保证这类项目在时间进度、成本、质量上达到预期是有困难的,这就导致了对新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本文即以一款嵌入式产品——无线路由器的开发为例,研究Scrum项目管理模型在嵌入式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本文在Scrum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嵌入式产品开发中人员知识领域复杂、开发周期长、适应需求变化能力弱等情况,对Scrum模型进行了改善,提出了Em-Scrum模型,使其更适宜实际展开工作。在这期间,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对主流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特别是对以Scrum模型为代表的敏捷软件开发模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还对其和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2)结合Scrum模型,提出了在嵌入式产品开发中的改进模型Em-Scrum。针对于Scrum模型,主要改进在以下几个方面:(a)明确了Em-Scrum开发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适配方式。(b)在人员组织结构、开发模型运转流程等方面对Scrum方法进行了调整。(c)在项目启动评估功能点优先级时,增加了利用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分析模型,以便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3)以D公司无线路由器产品开发为例,重点描述了Em-Scrum方法在嵌入式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对Em-Scrum模型的有效性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对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在实际开发中应用,Em-Scrum不仅提高了无线路由器项目开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为日后嵌入式产品的开发项目积累经验,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在中等规模的嵌入式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当前全球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三亚正处于城市化和国际化加速提升时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和国际化程度。因此,
一“意”与“象”东方尚意。关于“意”的出处,《说文》载:“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1)“意”即表示发自内心的意志、情思、态度等。常用的与“意”相关的词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哈、俄双语问题及思考张卫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人口1600万,其中哈萨克人占386%,俄罗斯人占40%,乌克兰人占61%,其他还有日尔曼、鞑靼、乌兹别克、白
介绍铝合金无铬化学氧化处理用成膜剂的成分,成膜机制,工艺流程,无铬化膜的性能和优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尿酸(uric acid,UA)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异常升高是痛风的主要因素。高尿酸血症定义为:女性大于6 mg/dl(360μmol/L),男性大于7 mg/dl(4
“一带一路”倡仪下,我国掀起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浪潮,名著再译、楚辞、汉赋、古诗词等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译者的青睐在众多作品中,或多或少面临着相关翻译问题,譬如:误译、
痛风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广泛危害性的特点,已经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中医体质学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体
自1978年世界上首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在各国医疗临床上被运用了将近40年。然而,由于立法规范的缺位与模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