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水曝气+原位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改善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严格上讲都是不属于原位生物预处理,因此,课题组首次开展扬水曝气+原位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改善水源水质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悬挂于自然水体中的生物填料表面在扬水曝气条件下能否形成活性生物膜,考察该组合技术改善水源水质效果,探讨其影响因素,初步确定该组合技术下一步生产性试验研究的运行参数。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扬水曝气、水温为16~30℃、溶解氧为5~9.5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条件下,悬挂于距扬水曝气器周围0~25m、距水面0~3m水深的生物填料对CODMn、TOC、UV254、UV410、溶解性CODMn、NH4+-N、叶绿素a、藻类计数、真实色度、总Fe、总Mn、溶解性Fe和溶解性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2%、10.7%、5.9%、40.2%、6.8%、68.7%、44.3%、38%、47.9%、51.8%、44.5%、35.1%和14.6%。可见,该组合技术改善水源水质是可行的。 水深在0~3m范围内变化对该组合技术净化水质效果影响较小;水力停留时间在2~4h范围内对净化水质效果有一定影响,针对不同污染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生物填料悬挂于距扬水曝气器0~25m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大,净化水质效果逐渐降低;在该试验水质条件下,水温、溶解氧、pH及进水水质的变化对该组合技术净化水质效果影响不大。 该组合技术下一步生产性试验研究的运行参数初步确定如下:YDT弹性立体波纹填料可悬挂于距水面0~3m水深区、扬水曝气器周围25m范围内,在扬水曝气造就水力条件下自然挂膜,水力停留时间应大于2~3h。
其他文献
橡胶细集料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或Rubberized Concrete,简称CRC)又称为橡胶微粒混凝土或是弹性混凝土,它是一种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其研究刚刚起步,从国外和国内对
近年来,纤维材料因其较好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能而逐渐转向民用领域,尤其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对纤维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抗弯承载力的试验
列车通过桥梁时通过轮轨关系将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而桥梁的振动又反过来影响车辆的振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就是车辆、轨道与桥梁之间振动耦合的问题。目前对桥梁结
在经典理论中所讨论的都是一阶简单材料,即一点的应力只取决于该点的应变或应变的历史。但是近年来的一些试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一点的应力不仅与该点的应变(历史)有关,而且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城市地下交通及空间利用等,对隧道工程在质量上和难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十年来,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产量同益增长,政府鼓励建筑业大量应用钢材,大型和超大型空间钢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以前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很少,施工相对比较落后,从设计
研究埋置基础的动力刚度系数和基础在地震波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在理论和实际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olf建立了弹性土层的动力刚度矩阵,形成了解决层状场地中波的传播以及土
随着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其跨度越来越大,厚度也越来越小,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网壳结构经常会出现失稳破坏,因此对网壳结构稳定性的验算问题已成为设计工作中的
带裂纹体受温度场和一般荷载共同作用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但由于结构性能和温度场的模拟都很复杂,目前对于这种情况的研究还很少。混凝土材料具有极其复杂的物理力学性能,使
随着有限元软件技术的提高和拱桥挠度理论的完善,拱桥以其跨越能力不断增大,受力充分合理,截面形式不断创新等特点日益受到桥梁设计师们的青睐。其中,系杆拱桥和钢箱拱桥在桥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