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日本和IRRI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9325)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生态变异,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基因型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源库特征和非结构性碳和碳氮比的关系。以上述九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泰国清迈、中国丽江和南京、日本岩手和岛根研究了基因型和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丽江点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显著高于南京点,而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
其他文献
Low energy impact can induce invisible damag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The damage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ty of the CFRP structure.Therefor
MAP30是从苦瓜的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均一的单链多肽分子,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30kDa,是I型(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能够以病毒感染的细胞及病毒本身作为其
本试验以吉育47、吉育56为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氮量处理下,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分配、子粒形成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实现公顷产量3000㎏以上,光合性能的主要指标LAI、LAD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结荚鼓粒期,最大LAI应在6左右,总光合势在30×105㎡·d/hm2以上;叶绿素含量最大值为55mg/L以上;其个体和群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