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的自明性问题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哲学家都对自明性进行过深刻的探讨,自明性不仅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进程中有明确的显现,而且作为知识的绝对起点和最高标准被广泛应用。近代以来,笛卡尔认为内知觉具有自明性,且清楚明白的观念有助于完善对自明性的认识。布伦塔诺认为自明性是内观的目的,价值的源泉。胡塞尔认为自明性的特征在于自身给予,内在意识具有自明性。而本文在现代美学的视域下研究自明性,首先,本文分析了自明性具有自足性和被给予性,且两者在认识过程中共生共存。其次,阐述了只有被完全理解的即完全信任的命题才具有自明性的可能。再次,当一个命题P对某人S而言是自明性的,那么此人就有一个无需推理的,先验的理由去相信此命题,且在此认知过程中无需行使任何特殊的直觉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P命题是真的,且S没有理由相信P是不合逻辑的,那么S将认识到一个先验的P。最后,本文讨论了在上述基础上的形成的具有深层生成性的真理,例如“我存在”,它可以被某人在当下被先验的认知,且它对此人而言是自明的,但是它并不能在当下之前或者被他人或者在其他时刻被先验的认识到甚至被表达出来,故此类真理不能称之为先验的真理。
其他文献
本文模拟卷柏复苏过程,检测在不同脱水和复水时间条件下卷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及海藻糖含量,研究卷柏复
公共性的问题作为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生长点,正逐渐被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相信燎原之势不久便会到来。公共性是人的公共性,公共性的问题是关于人的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与后现代交织在一起的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独特历史境遇使她的思想充满了只能用现代性的术语加以表述的后现代关切。位于她思想中心的是对她那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