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眼血散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探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途径,为眼血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2例(32眼)。治疗组给以中药复方眼血散治疗,3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同时配合激光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激光光凝治疗的次数不等,一般局部光凝2~3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4~6次完成,光凝时间间隔1~2周。用药后每两周复诊1次,3个月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照组只给以单纯激光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等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 结果 1 两组疗效分析: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2例中显效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7.58,P<0.01)。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 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为0.25±0.22和0.60±0.29,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t=5.30,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为0.29±0.25和0.44±0.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t=2.05,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t=2.05,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提高视力而治疗组视力的恢复比对照组好。 3 两组眼底情况比较:在出血、水肿、渗出吸收时间上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4.00,22.51,9.72,P<0.01),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眼底病变恢复快。在新生血管发生率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低,说明治疗组能较好的防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 4 两组视网膜循环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5.25±0.85秒和3.26±0.76秒;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18±0.96秒和3.86±0.65秒。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9.95和6.60,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t=3.33,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