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绕实蝇生态防治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还是许多医药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其果实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等物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obseuriosa(RBO)成虫产卵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青果的果皮下,幼虫孵化后蛀食果肉,致使受害沙棘果实只剩外面的果皮而干瘪,导致受害果实丧失经济价值,严重时能够造成沙棘果减产90%以上。由于幼虫营蛀果性生活,并在地表土层中化蛹,不太容易防治。传统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在地表和林间喷洒有机化学农药防治成虫,但有机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常导致大量天敌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而且农药残留超标将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为此,本论文采用无公害药剂对沙棘绕实蝇的成虫开展了室内触杀实验,同时对利用视觉信息和嗅觉信息防治成虫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对幼虫饲养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是为下一步开展寄生蜂的繁育或采用不育技术防治沙棘绕实蝇打下基础。1)基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易降解的原则,本实验选取了印楝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阿维菌素这4种无公害生物源农药,在室内对沙棘绕实蝇成虫进行触杀活性的研究。对4种农药半数击倒时间KT50(median knockdown time)的测定结果显示,同种农药同种浓度时,药物对雄性的触杀效果比雌性强,其中苦参碱在浓度为0.005 mg/ml时,雄性KT50值为39.21 h,小于雌性KT50值56.13 h,但个别情况下出现对雌性触杀效果比雄性高的情况,如苦参碱在浓度为0.05 mg/ml时,雄性KT50值为15.76 h,大于雌性KT50值12.39 h。通过测定4种农药对沙棘绕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median lethal dose),得出触杀作用时间为12h时,LC50分别为:印楝素7.737 mg/ml、高效氯氟氰菊酯0.002 mg/ml、苦参碱0.042 mg/ml、阿维菌素0.008 mg/ml,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24h时,LC50分别为:印楝素6.963 mg/ml、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 mg/ml、苦参碱0.008 mg/ml、阿维菌素<0.001mg/ml,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48h时,LC50分别为:印楝素0.891 mg/ml、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mg/ml、苦参碱0.002 mg/ml、阿维菌素<0.001 mg/ml,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触杀效果较显著,其次为苦参碱,印楝素的触杀效果不显著。2)植食性昆虫可通过其灵敏的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系统感知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存在,从而做出趋向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同时,昆虫在寄主定向过程中视觉感器具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及大小进行识别分辨的能力。为探讨沙棘绕实蝇视觉在搜索寄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在野外设置不同颜色、形状、表面积的视觉信息对沙棘绕实蝇开展了趋性行为测试。在内蒙古磴口县沙棘林样地进内分组悬挂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表面积的实验材料。沙棘绕实蝇成虫在野外对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相同表面积球体的趋向性从强到弱为:橙色>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其中,橙色球体引诱到的实蝇数量最多,其次黄色和绿色引诱效果也较好,红色引诱效果一般,蓝色和紫色引诱效果较差。不同表面积、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野外引诱实验中,大球的引诱量显著高于小球,大球与小球之间的诱捕量差异性显著(t=10.562,DF=10,P<0.05);正方体的表面积越大引诱能力越强,但正方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F=2.140,DF=5,54,P=0.074)。不同形状相同表面积相同颜色对沙棘绕实蝇的引诱实验中,四种形状的引诱能力为:正方体>正三角体>长方体>球体,但四种形状之间的诱捕效果差异性不显著(F=0.177,DF=3,34,P=0.912),说明形状对沙棘绕实蝇的趋性没有产生明显作用。沙棘绕实蝇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选择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形状和不同表面积的趋性选择没有明显趋向行为。3)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寄主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起着重要作用。实蝇类昆虫主要依靠对寄主气味挥发物的识别来搜寻并最终确定寄主。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寄主沙棘果实和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检测沙棘绕实蝇对沙棘果果实和枝叶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GC-MS分析结果显示,沙棘果实和沙棘枝叶共同释放的物质有己酸乙酯、石竹烯、异戊酸丁酯。GC-EAD测试结果显示沙棘绕实蝇雄成虫对己酸乙酯和石竹烯均有电生理反应。该结果为探寻引诱沙棘绕实蝇的寄主有效成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沙棘绕实蝇与寄主的相互关系,研制植物源引诱剂,采用更为环保的方式防治沙棘绕实蝇提供了理论依据。4)参考相关实蝇科幼虫人工饲养的配方和技术,对沙棘绕实蝇幼虫人工饲养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适宜其幼虫生长发育的人工饲料,为实现规模化人工饲养和繁殖提供理论指导。经过两年的室内试验,通过不同成分配比的研究,目前已可将幼虫羽化至蛹。
其他文献
本期案例:内蒙古兴安盟农合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间:2008年3月推荐理由:兴安盟农合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实践告诉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土地折股入股、实现合作经营的形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人员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知识的重要工具。频繁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用于得到事物之间的关联特性。频繁子图
花朵香气在吸引昆虫促进授粉、植物应对外源伤害方面有重要作用[1],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强烈审美和情感价值的重要园艺性状[2]。花朵挥发性有机物被广泛应用于香水、日化用品、调味品以及药品的生产和制造行业[1]。花朵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萜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脂肪酸衍生物三大类,他们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存在许多交叉、重叠和竞争关系。为获得一种新香型的矮牵牛,本研究基于花香合成途径方面的研究
针对多层次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应用"极大不相关法"筛选指标以去除重复的信息;其次,对指标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预处理;再次,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评价对象
城市社区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政府行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社区从最初的“单位制”发展到目前的“社区制”,反应了
详述了一种卫星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管理单元的EMC设计。根据管理单元各部分电路自身的特点,分别进行了EMC干扰源的识别,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EMC设计。根据理论分析和
本文通过考察英美自由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概括出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英美自由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如果这两点出现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