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具有许多农艺性状差异的两份材料高产早籼稻中嘉早17和热带粳稻D50,通过中嘉早17和D50杂交自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构建F2全基因组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Mapmaker/Exp3.0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软件以及F2按株系衍生出来的F2∶3群体在2013午杭州单季和连晚季中的15个农艺性状的数据,进行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高产早籼稻中嘉早17和热带粳稻D50在抽穗期、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嘉早17/D50产生的F2∶3群体在这15个性状近似为正态分布,其中株高、剑叶长和千粒重存在超亲优势。15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抽穗期跟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和结实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24、0.28和0.21;粒形相关性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57;单株产量与千粒重和粒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都是0.22。 (2)通过对459个SSR标记的筛选及在遗传距离较大的区间再次合成SSR引物,最终构建包含153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153对SSR标记分别连锁到12条染色体的12个连锁群上,该图谱覆盖基因组2071.3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3.5cM,最大的遗传距离为34.4cM,最小的遗传距离为1.7cM,每条染色体标记数在9~19个,平均每条染色体13个标记,各标记较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 (3)利用2013年单季和连晚季的15个农艺性状的数据,Windows QTLCartographer2.5共检测到104个QTL,其中有21个QTL可以在两季中均检测到。分别检测到QTL在抽穗期中有10个、株高7个、剑叶长7个、剑叶宽10个、穗长7个、每穗实粒数4个、每穗空粒数7个、每穗粒数3个、结实率11个、单株产量3个、千粒重11个、粒长4个、粒宽10个、长宽比6个。在这些检测到的QTL中有80个QTL是未被前人克隆的,总共检测到的QTL中虽然每条染色体均有分布,但是有QTL热点区域,总共有14个QTL热点区域,大部分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前7条染色体上,其中株高有9个QTL落在热点区域,剑叶宽有8个落在热点区域,穗长有7个QTL落在热点区域,千粒重有7个QTL落在热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