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锅炉改油气混烧炉内燃烧过程及NOx生成的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际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单独依赖燃油的锅炉用户越来越承受不了其运行费用;加上近些年,我国天然气事业的迅猛发展,天然气探明储量不断增长。为了保证生产运行持续性和经济性,大部分燃油锅炉用户已进行油改气或油改油气混烧的改造。另一方面,随着石化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可燃副气越来越多,将其引入现有的燃油、燃煤锅炉中燃烧,已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然而,燃料结构的调整都是在锅炉本体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势必会引起炉膛内的温度、热流密度重新分布,从而引起锅炉效率的改变,严重的还会引起安全事故,为了探讨燃油锅炉改油气混烧后的热力特性以及结构的适应性,有必要对炉内流动与燃烧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靠热态试验获得数据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得到的数据很少,而炉内过程的数值模拟能全面的预报炉内的真实情况。与煤粉炉相比,油气混烧锅炉虽然具有低CO2和SO2排放的特点。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相对高的燃烧温度所导致的热力型NOx生成量的急剧增加。从文献上看,目前对于NOx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燃煤锅炉而进行的,并且重点考虑的也只是由于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而引起的“燃料型”NOx。本文根据以燃气为主、燃油为辅的油气混烧的特点,即油气混烧的锅炉炉内温度,特别是火焰区域温度远比燃煤锅炉的高,因而不得不重点考虑“热力型”的NOx:燃油占总体的燃料的比例不高,同时由于“燃料型”NOx对温度不是特别敏感,所以暂不考虑“燃料型”NOx随燃烧影响因素的变化。本文以某电厂的一台燃油锅炉Y-130/39-1为几何原型,在对其进行油气混烧的改造后,利用FLUENT软件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值计算,给出了炉内的流场、温度场、壁面平均热流密度及NOx生成量分布情况。计算表明,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旋流数对炉内温度、火焰长度和NOx的生成量具有显著影响,另外,重点分析了各个工况下的炉内温度场和NOx生成规律,并通过合理地组织炉内燃烧,最终实现高效率燃烧和低NOx排放。
其他文献
回热加热器是现代火电厂提高经济性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好坏对整个机组有直接影响。加热器端差是决定加热器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大小对回热系统的各项基准值影响非常大。在求解端差的函数关系当中加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求解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整个机组为理论基础,结合通流部分和凝汽器参数基准值的方法,得出了变工况下端差的确定方法;同时以额定工况为基准,通过理论分析导出了变工况下传热系数与额定工况下传热系数的关
论文对火电机组运行性能在线分析系统的中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和研究。(1)机组运行数据小波降噪和校正方法:理论和计算分析了小波阈值降噪和奇异点检测算法,结合
本文主要研究了半干型荔枝干加工过程中的香气物质和储藏特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了半干型荔枝干的基本营养组成;定性和定量研究了半干
微流体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20世纪80年代微机电系统(MEMS)提出,自然科学开始不断向微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那么就对微观尺度下控制、操作复杂流体提出了更高的要
本课题重点研究超(亚)临界CO2萃取小球藻精油,运用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探讨利用亚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互相的优劣,同时利用超(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联用技术对萃取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以及电力市场改革越加深入的情况下,以提高火力发电厂整体经济性为目标的优化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火电厂实际对象非线性、多约束、多参数的复杂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