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招生数量连年递增,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令人隐忧的现象。以高等职业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与训练来说,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重技术操练、学生弹奏趋于机械化、听感直白乏味、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有所欠缺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审美教学。不仅高职钢琴专业的学生未能树立音乐审美意识,而且师资队伍的音乐审美教学能力也是异常薄弱的。二胡教育名家马友德教授曾说过:“我告诉学生到校来是学音乐的,二胡、琵琶、笛子只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掌握工具的过程,是学习技术的过程,更是学习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以及学会如何表现音乐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不至于钻到技术的、方法的圈子里出不来,而且也会相对重视其他课程的学习。”马老师的谆谆教诲同样也适用于钢琴教学领域。高职钢琴教学只有回归到“借助钢琴技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鉴赏并表现音乐规律之美”的轨道上来,才能够有效地纠正上文所提到的“偏重技术操练、学生弹奏趋于机械化、弹奏听感直白乏味”等一系列高职钢琴教学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鞭策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的师资队伍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教学水平。然而,高职钢琴专业的教学课时数是十分有限的,如何能够在较短的钢琴教学与训练周期内有效地贯彻音乐美育的原则?最终有效地提升高职钢琴专业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故而,基于探索“在高职钢琴教学中贯彻音乐美育原则的可操作性”这一问题的愿望,本次学位论文写作,笔者借助工作之便,选择了“高职钢琴审美教学研究——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钢琴教学为例”这一课题。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较为圆满地回答“如何能够在较短的钢琴教学与训练周期内有效地贯彻音乐美育的原则”、“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钢琴专业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这两个问题。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思路、重难点等内容;第二部分阐述高职钢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并分析这两点同音乐美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是对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钢琴美育教学调查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呈现;第四部分,阐述该校钢琴教学在美育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第五部分,选取若干钢琴作品谱例,分别从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织体美、音色美、技巧美这六个方面解析钢琴音乐的美感来源及审美表现形式;第六部分,从“吃透代表性曲目”、“着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引入流行音乐培养钢琴音乐审美观念”、“改进多媒体教学方法”、“举办音乐美学讲座”、“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这六个方面提出了在高职钢琴教学中贯彻美育的建议和策略;第七部分为结论,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