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沟通方式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ffinr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和社交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人们的消费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正在逐渐拉近。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关系营销,致力于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并保持紧密的联系。已有研究证明,品牌拟人化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但大多集中于外在维度和内在维度的拟人化对消费者的影响,而对于最能深入人心的社会维度层面的拟人化沟通的有关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品牌也会采取一些形式多样的拟人化沟通方式与消费者互动,但是却鲜有研究基于沟通方式类别差异探讨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作用不同。据此,本文基于拟人化方面的文献分析,将拟人化沟通方式进行分类,基于实验法进行实证研究,利用问卷收集数据后,再借助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检验假设,探讨不同类型的拟人化沟通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从而进一步拓展拟人化沟通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拟人化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建议。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应用到拟人化营销中,并据此将拟人化沟通方式分成了两类——温情型拟人化沟通方式和能力型拟人化沟通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了这两类拟人化沟通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差异、内在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通过两组实验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验一结果显示:自我建构与拟人化沟通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不同自我建构下的消费者会偏爱不同类型的拟人化沟通方式,两者只有在产生匹配效应从而引发较高的信息处理流畅性时,消费者才会对品牌持有更加正向的品牌态度。具体来说,当消费者为独立型自我建构(vs.关联型自我建构)时,品牌采取能力型(vs.温情型)拟人化沟通方式会引发消费者更高的信息处理流畅性,消费者更易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反之,当消费者为关联型自我建构(vs.独立型自我建构)时,品牌采取温情型(vs.能力型)拟人化沟通方式更能引发较高的信息处理流畅性,进而更有助于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实验二对中介变量信息处理流畅性进行了操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信息处理流畅性在拟人化沟通方式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交互效应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使研究结论更加完善。本研究结合营销实践中的现实案例,以社会知觉领域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作为拟人化沟通方式的分类基础,并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探究其对品牌态度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从而实现了跨领域、跨学科研究,促进了有关拟人化沟通和自我建构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企业来说,在制定拟人化沟通策略时考虑消费者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实现精准营销,实践意义较强。
其他文献
配件采购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分析了制度选择、采购价格审核、合同签订、编制采购申请计划、配件
随着国家大力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快递行业的发展,快递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快递行业的人工成本较高、毛利较低,因此进行有意识的税收筹划能够使快递企业的净利润增大
在落实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过程中积极开展'画前意识'培育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关注造型艺术的特征,发展艺术感
仪式感既可以指某种事、物或活动所传达出的仪式意蕴,也指主体通过这些载体的仪式意蕴所产生的一种“此刻与其他时刻不一样”的真实内心感受与形成的情感共鸣。这种仪式感可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教育版七年级<科学>教材(上册)的特点,即内容设计主题化,知识编排由近及远;倡导科学学习方式多元化;运用各种图形图表,传达多样化信息;特别重视科学
非线性泛函分析是现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发挥着重大作用.在非线性泛函分析中不动点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数学家们对不动点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Caristi不动点定理是非线性泛函分析中的重要结论之一,与之等价的Ekeland变分原理也是非线性泛函分析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两个定理是非线性泛函分析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Caristi不动点定理和Ekeland变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