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对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当代德育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基于当代德育研究这样一个主流导向,结合导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影响力研究》,主动适应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基础,选择了红色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硕士论文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的育人价值。围绕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本文首先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文化品格和精神价值阐述其育人价值;进而从两者价值观理论基础、价值观内涵和文化育人,研究红色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并从转换机制、思路和路径、适时适教内容,阐述了两者契合与转换;最后研究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实现的策略。基于上述,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研究阐述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认知,到两者契合转换达到育人价值的认同,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与育人价值的实现。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统一的方法;“一个契合,两个转换”的研究方法,文化育人与践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阐述,以求完成其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综上研究和阐述得出:红色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坚实的先进文化根基,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重历史感、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重要文化育人资源。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关于宗教的问题的基本立场,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它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最具创造力和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出我党对执政方略、规律、方式及执政能力的新的认识,也为全面
2012年底,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13亿多人口,大部分人
奖励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升教育对象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诠释奖励含义,厘清奖励内容,揭示奖励的作用,探索奖励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具
依法治国的提出是响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理想方略。我国社会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得出的重要理论。它科学的分析和预见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研
在全世界,民生问题是最为普遍的问题,在中国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同样是一个哲学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何实现民生是我党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关系到民生的发展。因此,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研究历史研究法,将理论研究和实
近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运用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国内外学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