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肌硬膜桥的形态与功能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犬为研究对象,揭示肌硬膜桥的形态与功能。  方法:  本实验采用成年比格犬70条,性别不限。通过大体解剖、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在体生理学方法观测枕后肌肌硬膜桥的形态和功能。首先通过大体解剖观察犬枕后肌经寰枕背侧间隙和寰枢背侧间隙与硬脊膜的结构联系,然后取枕骨、寰椎、枢椎、头背侧小直肌、头背侧大直肌短头、头后斜肌及硬脊膜的连续组织块,进行HE、Masson染色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分别在显微镜下与扫描电镜观察枕后肌和硬脊膜的纤维联系及其形态特点,记录图片结果。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在麻醉条件下,对实验犬进行了头部被动运动和枕下肌肉电刺激,同时监测椎管内脑脊液压力变化,探索肌硬膜桥的生理功能。实验结果记录为均数±标准差,对实验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犬枕后肌中存在头背侧小直肌、头背侧大直肌(长头和短头)和头后斜肌。与人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相对应的是头背侧小直肌、头背侧大直肌短头和头后斜肌。  2.头背侧小直肌腹侧肌纤维发出与其平行的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参与构成寰枕背侧膜(DAOM),DAOM腹侧发出致密的胶原纤维与硬脊膜相连接,DAOM和硬脊膜间可见多股胶原纤维束,它们两端分别与DAOM和硬脊膜紧密融合;头背侧大直肌短头的尾侧和头后斜肌的腹侧的肌纤维束之间发出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参与构成了寰枢背侧膜(DAAM)的致密部,其腹侧发出致密的胶原纤维与硬脊膜紧密相连,并使硬脊膜增厚,扫描电镜下可见DAAM发出的胶原纤维束编织进入硬脊膜。  3.电刺激头后斜肌前脑脊液压力为(12.407±4.584)mmHg,电刺激时脑脊液压力为(13.453±5.164)mmHg,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P=0.001)。当离断头后斜肌深面组织后,电刺激后脑脊液压力未见明显变化。电刺激头背侧大直肌短头、头背侧小直肌,脑脊液压力无明显变化。头部被动侧屈前脑脊液压力为(11.077±4.209)mmHg,侧届时脑脊液压力为(12.135±4.107)mmHg,升高显著(P=0.001);头部被动旋转前脑脊液压力为(10.728±3.829)mmHg,旋转时脑脊液压力为(11.828±3.876)mmHg,升高显著(P=0.000);头部被动仰俯前脑脊液压力为(11.245±3.944)mmHg,仰俯时脑脊液压力为(12.480±4.079)mmHg,升高显著(P=0.002)。  结论:  犬存在头背侧小直肌、头背侧大直肌短头和头后斜肌肌硬膜桥。  肌硬膜桥由致密胶原纤维束构成,与硬脊膜连结紧密。  头部运动对脑脊液压力存在显著影响。  肌硬膜桥可能是头部运动导致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的形态学机制,肌硬膜桥可能具有为脑脊液循环提供动力的重要生理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海洛因依赖死者额叶及大鼠额叶和海马CA1区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及神经元易聚蛋白(Tau蛋白、α-Synuclein)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海洛因对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