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色纺织物颜色的准确表达至关重要,测色配色是色纺生产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人工测配色方法难以满足大生产的需求,计算机测配色方法较为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纤维混合比例的测定。本文基于色纤维混合呈色与彩色印刷呈色的相似性,参考彩色印刷中的纽介堡(Neugebauer)方程,探究涤纶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的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关系,对色纺纱混合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纺织物颜色的准确表达至关重要,测色配色是色纺生产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人工测配色方法难以满足大生产的需求,计算机测配色方法较为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纤维混合比例的测定。本文基于色纤维混合呈色与彩色印刷呈色的相似性,参考彩色印刷中的纽介堡(Neugebauer)方程,探究涤纶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的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关系,对色纺纱混合的测配色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色纺纱测配色的准确性。本文选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棉型涤纶纤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混合比例制备大量的网状色纤维混合样品,用于探究并建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的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方程,然后对建立的颜色预测方程进行修正和验证,提出一种新的测配色方法以提高色纺纱的生产效率和配色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定色纤维混合比最佳参数的研究:选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涤纶纤维制备等比例的红+黄、红+蓝、黄+蓝3种纤维混合样品,用扫描仪采集色纤维混合样品图像并用模糊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探究颜色空间、聚类中心数、扫描分辨率、扫描面积对色纤维混合比例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黑色扫描背景下,用3500 ppi的扫描分辨率采集40 mm×40mm的样品图像,结合聚类中心数目为7的FCM算法在Lab颜色空间对纤维图像进行聚类分析时,聚类分析的效率快且结果稳定、准确,相对来说是现有试验条件下最优的色纤维混合比例测定方法。然后用该方法对任意混合比例的两色纤维混合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聚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纤维混合比例差值的增大而减小。(2)色纤维混合样品颜色测量方法的研究:用多点测色法和PS测色法分别采集色纤维混合样品图像的颜色特征值并计算其相对差值,发现两种测色方法的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但PS测色法更为方便快捷。(3)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与局部呈色关系的研究:根据纤维的光学性质、Neugebauer方程和概率学的乘法定理,分别建立了仅考虑样品表面第一层纤维颜色和比例的影响(假设条件1#)以及考虑样品表面第一层和第二层纤维颜色和比例影响(假设条件2#)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通过计算63个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预测色差,对比分析两种假设条件(假设条件1#和2#)下建立的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在不同的颜色测量方法(PS测色法和测色仪测色)下的准确性,发现在PS测色法下,假设条件2#下建立的颜色预测方程更准确。根据63个样品的实测颜色值对该方程进行一阶线性回归修正,通过F检验和R~2值可知用一阶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修正是可行的,且修正方程显著而有效。可见PS测色法下的修正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颜色,表示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整体颜色与其表面局部各色元颜色和面积率之间的关系。(4)色纤维混合样品颜色预测方程准确性的验证:将修正方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Stearns-Noechel(S-N)模型和Friele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修正方程的预测色差较S-N模型和Friele模型更小,可见修正方程对现有条件下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效果最好。根据修正方程分别预测12个标准样品和12个来样的纤维混合方案,按照预测的纤维混合方案依次制备标准样品的仿样和来样的仿样,结合实际测量的色差衡量修正方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修正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颜色和配色方案。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是一种可行的测配色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关系,为色纺企业色纺纱的测配色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叶强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推进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政府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效实施的着力点。基本公共服务不同于一般公共服务的地方在于: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特征,目标是实现均等化。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在社会文明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基石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办法、保障措施予以清晰的规定,意在扭转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家庭教育的法治性和科学性。而实施亲职教育则可以助力家庭教育促进法从蓝图规划真正
水下环境极其复杂,特别是在黑暗和深海中,鱼类因此进化出了一套完美的侧线感知系统来感知多种水下刺激包括微小的水运动、水流、压力、声波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温度变化。鱼侧线主要由浅表神经杆和管状神经杆组成。浅表神经杆表面有小孔,水流刺激会通过小孔传达到管状神经杆中的毛细胞(机械受体),产生兴奋。目前,人造侧线传感器可以探测水压、水流速度、水流方向等,但它们缺乏可拉伸性且制备相当复杂,很大程度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是影响人体穿着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对织物吸湿导湿特性的准确认知与表征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本课题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研究非均匀结构织物的导湿特性,为织物导湿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以及导湿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研究内容:(1)构建二维毛细管芯吸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棉、麻和天丝三种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正己烷液体中的芯吸行为,探究液体在芯吸过程中的运动特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各国都面临着阻止扩散、拯救生命、减少损失的共同目标。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观念,即"文明冲突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西方某些国家由于坚持"文明冲突论"的立场,片面地将疫情"政治化",严重阻碍了全球抗疫的国际合作。必须摒弃"文明冲突论",看到不同人类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相互适应、包容发展的主流因素,选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之间平等对话与密切协作,取得全球抗击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病例超过200万,临床上使用韧带移植物进行重建治疗,主要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类。其中人工韧带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不损伤自体组织、术后恢复较快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韧带移植物的重点研究方向。人工韧带的力学性能测试是用于评估其在体内长期服役性能最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早期对于人工韧带的力学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纤维是最常见的柔性材料之一,具备重量轻、可折叠、可弯曲和可编织等特点。纤维状的能源储存器件也被认为是日益兴起的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纤维状的超级电容器不仅能够具有优异电容性能和循环性能,还能够适应如今对能源器件小型化、柔韧性和可弯曲等性能的要求。石墨烯因为具有超高的电导率和比表面积被许多学者应用于制备电容材料。而石墨烯基纤维超级电容器根据原
构建了品牌危机中用户场域情景体验对网络危机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情景体验的知觉流畅性、认知专注度、线索依赖度及信息情感性对信息分享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伤害临近性在认知专注度及线索依赖度对信息分享意愿影响路径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知觉流畅性对信息分享意愿影响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信息碎片
农用塑料地膜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生产资料,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很难自然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膜会破坏土壤环境,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为解决农用地膜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开发可自然降解地膜成为有效途径,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纤维网结构对纤维网均匀度和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纤维网面密度一定时,随着纤维网铺层层数的增加,纤维网均匀度先增大后
近年来,服饰博物馆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平台。在数字平台上,不仅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方便参观者浏览博物馆内藏品信息与最新动态,还可以增加浏览用户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性。利用虚拟技术构建藏品的三维模型与展示平台是建立数字博物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西方古典紧身胸衣一直是国内外艺术博物馆与服饰博物馆的重要展览对象,目前展览方式依旧沿用传统方式,主要以实物、二维图像配以文字的形式为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