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之后现代主义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品钦是当代美国文坛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他只发表了六部小说,但他的作品却颇有影响力。托马斯·品钦1963年在墨西哥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创作V,从此走上了专业作家之路。品钦陆续创作了《拍卖第四十九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梅森和迪克森》,《抵抗白昼》等作品。所有作品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拍卖第四十九批》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俄狄帕被通知成为婚前男友遗嘱执行人,自此开始了她纷乱而又扑朔迷离的揭秘之旅。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语言符号,科学概念,无意义交流等等。这个毫无意义可循的迷宫世界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代表。该论文从后现代写作技巧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分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品钦的一些个人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在他的作品中的体现,继而简要阐述了该篇论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针对该作品的文学评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符号学的意义,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带有符号色彩的每件事物,包括人物以及城市名字,继而从篇章结构角度来对语言符号在文本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第二章阐述了文本所构建的迷宫世界。熵在热寂学和信息理论上的两个不同意义以及将二者联系起来的“麦克斯韦精灵”假想在本章得以阐述。熵是构筑小说迷宫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灵设备是让两种不同意义的熵相互转化的媒介。隐喻模糊了真实与谬误的界限,这种模糊性继续发展为意义的多重性,再进一步交织成品钦经常使用的迷宫写法。第三章集中探讨了在《拍卖第49批》中品钦如何将迷宫转化成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俄狄帕寻觅特里斯特罗地下邮政系统的过程颇似通信上的熵化过程,她被不断涌现的新发现弄得不知所措,最终迷失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语言符号,迷宫,不确定性是托马斯·品钦在《拍卖第四十九批》中主要沿用的后现代写作技巧。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能力是外语教学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然而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对中国学生来讲仍是困难最大的一项。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写作教学,以便老师能够帮助学生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学习者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得到了研究者极大的重视。其中,动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动机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毋庸置
本文深入挖掘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流亡主题原型,认为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对流亡生活的选择源自乔伊斯对人类历史和文学史中亘古不变的流亡母题的继承及他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