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质量已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拟从情绪调节方式角度入手,探讨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研究一以年龄14~20岁之间的857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探讨了睡眠质量和青少年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睡眠质量与正性情绪体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体验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生活事件变量后发现,睡眠质量对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以年龄在13~20岁之间的456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调节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探讨了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体验(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正性情绪体验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和睡眠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负性情绪体验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和睡眠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策略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正性情绪体验之间起中介作用,认知重评策略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体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明,睡眠质量可以预测青少年情绪体验,认知重评策略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情绪体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吸附法是分离回收高盐有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发吸附容量高、选择性强的吸附剂并研究其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大孔树脂具有理化性质稳定、分离性能优良、
微博从最初的社交工具已经逐渐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兴力量,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它作为新型反映民意的载体,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有其特有的优势
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关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略确立以来,
“民工荒”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主要是:主要是解决相对称的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自身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农民工子弟教育得以妥善解决。只有政府、企业、农民工三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