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癌-睾丸抗原OY-TES-1在肝癌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限制性表达,并且能够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提示它是一个颇有运用开发前景的靶抗原。本研究初步研究OY-TES-1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的部分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了解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和良性肿瘤(脑膜瘤)中OY-TES-1的表达情况及其抗体出现的情况,探讨将其应用于辅助诊断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第一部分OY-TES-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构建OY-TES-1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OY-TES-1,稳定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观察OY-TES-1对HepG2生长、增殖及迁移的的影响。方法:根据人OY-TES-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pMAL-C2/OY-TES-1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OY-TES-1编码区cDNA,并与pEGFP-N1质粒连接,构建成pEGFP-N1/OY-TES-1重组质粒,经DNA测序鉴定后,用Fugene HD将重组质粒转染至OY-TES-1表达阴性的肝癌细胞株HepG2。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培养、传代,获得稳定转染株。分别用稳定表达重组质粒pEGFP-N1/OY-TES-1、空质粒pEGFP-N1及未转染的HepG2,通过细胞计数、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细胞周期测定和划痕修复等一系列细胞功能学实验,观察获得OY-TES-1表达后的HepG2细胞其生长、增殖和迁移改变。结果:测序及序列比对证实,pEGFP-N1/OY-TES-1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OY-TES-1的基因序列完全正确。RT-PCR和IHC结果显示:在pEGFP-N1/OY-TES-1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中,OY-TES-1的表达较空质粒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增强。对pEGFP-N1/OY-TES-1重组质粒和pEGFP-N1空质粒转染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进行检测,发现OY-TES-1的转染对HepG2的生长、增殖及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OY-TES-1真核表达载体,OY-TES-1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增殖及迁移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OY-TES-1在结直肠癌和脑膜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目的:研究OY-TES-1在结直肠癌和脑膜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IHC方法,分别检测24例腺瘤组织、60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45例脑膜瘤组织OY-TES-1mRNA和蛋白质;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OY-TES-1mRNA阳性率为7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5.0%)和腺瘤组织(45.8%)(P<0.05);脑膜瘤OY-TES-1mRNA阳性率为66.7%。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OY-TES-1蛋白在腺瘤组织和结直肠癌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结直肠癌和脑膜瘤OY-TES-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3%和40.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OY-TES-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Duke’s分期无关;脑膜瘤中OY-TES-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及组织类型均无关。结论:OY-TES-1蛋白较之其mRNA更具有限制性表达的特点。OY-TES-1蛋白主要在进展期结直肠癌中表达,其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演进和恶化有关;结直肠癌和脑膜瘤中OY-TES-1的表达均较高,而癌旁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不表达,OY-TES-1对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及免疫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结直肠癌和脑膜瘤患者血清OY-TES-1抗体的检测目的:了解结直肠癌和脑膜瘤患者血清中OY-TES-1抗体的出现情况,探讨OY-TES-1血清抗体出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25例结肠癌和31例脑膜瘤患者血清中相应的OY-TES-1抗体,以5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LISA检测未发现正常人血清中有OY-TES-1抗体,结直肠癌和脑膜瘤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和16.3%。OY-TES-1血清抗体的出现与临床资料无明显关系。结论:OY-TES-1在部分结直肠癌和脑膜瘤患者血清出现特异性抗体,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