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资本论》的解读,历来国内大多相关文献的研究和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着四大方面的缺陷:一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没有做历史阶段的细分,二是没有区分内外规定的两个层面,三是没有区分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两类不同性质的过程;四是没有突出主体方面的研究。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并试图论证《资本论》存在着理论的转型,而且转型的理论逻辑是严格按照四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三个研究阶段的递进和两次重大的转型;二是,资本运动过程是两类过程的区别和统一,即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相互促进、影响;三是,理论内容包含两个层面,即内在规定和外在表现,随着研究阶段的递进,内外规定都发生转型;四是,区分两大主体,即主导主体资本家阶级和从属主体工人阶级,主要考察主导主体的观念、行为、需要、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客观的历史事实,在《资本论》中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划分为“初级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理论具体化的三个逻辑阶段,即资本主义起点的简单商品、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单个资本运动、资本主义比较发展阶段的社会总资本运动,提出并论证逻辑发展阶段是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反映,而且随着阶段的上升,理论规定也必然会发生转型;第二部分,根据客观经济过程的历史性质,区分为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两类性质不同的过程,研究并阐发《资本论》中两类过程是相互促进、影响的,并随着研究阶段的上升而转型;第三部分,根据客观对象的“二重性”存在,即直接性层面和间接性层面的统一,提出《资本论》资本理论也是区分为两大层面,一是内在规定,二是外在表现,并且通过“直接性——间接性——直接性和间接性统一”的方法,研究并论证了随着逻辑发展阶段的递进,内外规定都发生转型;第四部分,提出并阐发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体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主导主体资本家阶级的需要、能力的发展,以及观念、行为等方面内容随着逻辑发展阶段的递进而变化、转型。第五部分,从四大方面分别阐述了“资本转型理论的发展逻辑”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