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各学科相继引入结构主义哲学和方法论,结构概念成为中国学术界十分熟悉的名词术语。但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多以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主。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之下的,旅游的环境经济影响研究表明:传统的市场驱动型旅游发展规划方法不能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旅游发展中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病根之一就在于旅游地的旅游空间发展无序及空间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由此可见,为了保护旅游业所依赖的旅游环境、减轻和缓和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等负面影响,使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应最小化,最有效的干涉方式就是旅游地自身空间组织合理及结构布局优化[1](杜双燕,王爱忠,骆华松,2006)。安县作为绵阳市资源富庶大县,近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温泉资源空间竞争激烈,资源的认知度较低,市场占有率低等,从安县目前的旅游发展看,业绩也不甚理想。为此如何优化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是目前旅游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总结出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的模型,希望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理论探索,找到适合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对安县这一具体研究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找到适合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最优化模式,以指导安县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文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背景,研究框架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的同时,分析了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要素构成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对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构成模型的认识;构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型;最后对影响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提炼。第三部分:对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从资??间结构∪?】占浣峁埂⒁约吧枋┖陀蜗呖占浞植冀峁沟冉猩钊敕治?运用图论中的一些分析方法,通过AutoCAD等计算机手段,得到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现状。第四部分:通过上一部分的现状分析,寻求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通过对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现状的认识,制定空间结构要素优化和整体优化相结合,以及环境保护优化策略,构建适用于安县旅游地空间结构良性发展的路径。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及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