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软土夹层的场地及其地面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地条件在地震动研究领域一直是重要的课题,场地条件中影响土层与结构地震响应的因素众多。场地中含有软土夹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G5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中对场地类别的划分方法并不适合于该类场地,且对该类场地没有提出明确的设计规定。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含有软土夹层的土层模型,结合地表面上的较短周期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在基岩面处输入地震波,运用ABAQUS在考虑土的非线性因素影响下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与分析发现:在含有软土夹层的场地中,基岩面上覆土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小于无软土夹层的场地;软土夹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变普遍大于其他土层,对地震能量的耗散更大;地面结构的地下室对加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削弱,结构顶部的加速度峰值一般大于结构的底部;软硬土层弹性模量比值变化的影响较软土夹层厚度变化的影响要显著;软硬土层弹性模量差异越大,覆土对加速度放大作用越小,但两者之间不呈现为线性关系;当软硬土层弹性模量比值大于一定值后,覆土对加速度峰值反而起减小的作用。结合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本文建议该领域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如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对比分析;以大容量的实际地震数据为样本用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分析;选择更符合实际的土体本构关系;建立长周期的地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等,以期得到符合地震动、场地土和结构实际状况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使用最为广泛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材料却因自身原因而不适宜海洋等腐蚀性环境。受古罗马水泥因掺入富铝火山灰而具有
随着中国地铁建设的高速发展,地铁盾构隧道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但是随之而来的隧道病害也给隧道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盾构隧道在施工、运营等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病害,如管片裂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机场、高土石坝的修建蓬勃兴起,产生裂缝的土工建筑物逐渐增多。在研究土坝、土堤、路基中能否出现拉裂缝和对已产生裂缝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主要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形式上则采用了工程领域熟悉的多系数实用表达式。对于同一安全等级的结构,不同设计使用年限所对应的可靠度水平
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需要有较好的密闭性,较高的离子吸附性,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干裂能力等。粉质粘土混合疏浚土不仅能够较好地结合两者的优点(粉质粘土压实性较好并具有一定
电力系统抗震性能潮流分析是制定电网震前抗震规划、震时应急管理方案、震后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重要依据。如何预测在地震作用下电力系统损伤的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和生命线工
在基坑工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安全系数法。它不考虑土性参数等的变异性,把土看作具有某种“平均”性质的“均质”材料,将各种设计条件、各种指标和参数都确定化,所得到的结
随着国家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桥梁越来越承受着沉重的运行负荷,而由于历史和资金的原因,我国大部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或五十年代修建的桥梁仍在营运使用,但因其设计荷
随着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应用的日益广泛,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其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外形规则、稳定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建筑领域内各位学者的研究对象。尽管到
在软岩隧道施工时,作用在衬砌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较大,其应力分布与硬岩明显不同。由于开挖造成的应力释放,常常造成作用在软岩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分布是不均衡的。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