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头提取和光信号比较器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光分组交换网是光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全光交换的实现,不仅可以克服电子瓶颈的限制,而且也使全光分组交换网具有灵活、高速、交换粒度多样化以及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而全光信号处理是实现全光分组交换网的关键所在,全光帧头提取和全光信号比较器作为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的光分组交换、全光信号再生、全光波长变换、光计算等方面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全光信号处理中的这两个关键技术——帧头提取和光信号比较器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对已有的帧头提取方案进行了分析,得出对于基于MZI的提取方法,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易保持稳定,不易调节,使方案的实施和应用受到限制;对于基于TOAD的帧头提取方案,实现帧头的提取,需要满足条件:△t<T_s,T<T_s<T_h。2.介绍了测量EDFA增益恢复时间的两种方法以及相关的原理,并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测量了EDFA的增益恢复时间,本实验使用的EDFA,通过实验测量,其增益恢复时间为100μs左右。在此基础上,对基于TOAD结构的帧头提取方案进行了改进,用EDFA代替SOA,进行了全光数据包帧头和净荷分离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3.介绍了目前几种基于SOA的逻辑异或门的实现方法,并以TOAD结构为实验方案,从理论上推导TOAD实现全光异或逻辑的条件。4.分析了输入探测脉冲功率、SOA线宽增强因子α及驱动电流I对基于TOAD全光异或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透射端输出脉冲功率随输入探测脉冲功率、α及I的增大而提高;反射端口的漏光随α的增大而下降,但由于SOA对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探测脉冲增益不均衡,反射端口的漏光始终大于零。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作图,其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重力测量在国防、地球物理、地下资源勘探、空间技术、军事应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重力测量仍很难达到很高精度,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地球上不同点的重力变化非常微小,大约几十到几千个Etvos(重力梯度单位,1Etvos=10-9/s2,简写为E),所以重力梯度的精确测量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挑战性的工作。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是一个全张量重力梯度仪,工作在常温下,非常适合地下资源勘探、
氧化锌是一种II-VI族宽带隙半导体(Eg=3.37 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在紫外发射LED和LD、紫外探测、传感器、光催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光电
水溶性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强的光捕获能力、分子导线效应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近年来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和疾病诊疗等领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噻吩因其主链构象、聚集状态及光物理性质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在分析物的诱导下,易于发生从无规线团构象到平面构象再到超分子聚集体的转变,这种转变会伴随着溶液颜色的明显变化以及荧光的自淬灭现象。因此,聚噻吩衍生物为发展灵敏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材
学位
计算机技术与测试仪器技术的结合,出现了新的测试仪器——虚拟仪器。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组建各种自动测试系统,并可以方便地利用计算机的功能,进行信号分析、
自量子理论被提出以来,相干操纵量子系统就成为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更加推动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实验条件和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已经具备了相
近年来,芯片实验室技术(lab-on-a-chip),即能够对流体进行空间及时间上的精确操控和处理的微流控(microfluidic)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它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纳米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但要实现在纳米尺度下对流体进行可控地驱动仍然十分困难。实现在纳米孔道中的流体输运是设计并应用纳米流体器件或纳米能量转换器等纳米器件的关键一步。随着实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