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镁由于其密度低(1.74g·cm-3)、电极电位低(-2.37V(酸性),-2.69V(碱性))、理论容量高(2205Ah·Kg-1)、价格便宜、安全性高等特点使以镁作负极的可充镁电池成为现在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就目前而言,在小型用电设备方面镁电池还不能与锂电池相比,但其在大负荷应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由于金属镁的活泼性,在与大部分溶液接触时,金属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从而阻止镁离子的自由进出,因此,寻找到不与金属镁反应形成钝化膜的电解液显得至关重要。现已研究出几类能可逆沉积-溶出
其他文献
水稻种子4种贮藏蛋白的赖氨酸含量不同,谷蛋白中的最高,同时谷蛋白又是4种贮藏蛋白中含量最多的。因此,要改良稻米营养品质提高赖氨酸含量可以相对增加谷蛋白的合成鼍。利用
菊粉分子是由D-呋喃果糖分子以β(2→1)键连接而成的线性直链多糖,由于其突出的生理功能和品质改良作用,于2009年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本文研究了不同聚合度(DP)菊粉及其添加量对
磷酸铁锂由于其较高的比容量,安全,环保,廉价等优点,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材料结构的问题,使得磷酸铁锂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都极低,导致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为了使磷酸铁锂可以实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采用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分别合成出磷酸铁锂,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磷酸铁锂,研究结果表明,选用F
本研究以牡丹品种‘凤丹白’、‘映金红’和‘洛阳红’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后分别测定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超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