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学疗法与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与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 CCH)的临床疗效。方法CCH患者12例12只眼,应用TTT治疗6例,PDT治疗6例。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片,检眼镜下观察瘤体变化;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瘤体大小、高度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浆液性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判断瘤体渗漏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12例患者(12只眼)经治疗后眼底检查均可见视网膜下浆液性渗出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瘤体萎缩,视网膜平伏,血流呈阴性,荧光素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可见瘤体血管荧光渗漏减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黄斑及瘤体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完全平复,瘤体平复。6例TTT治疗患者(6只眼)术后视力提高、稳定、下降比例,各占33.3%;眼底观察可见瘤体萎缩瘢痕,机化,大量色素增生或色素缺失,部分血管闭塞。PDT治疗后6例患者(6只眼),视力提高者66.7%,视力稳定者33.3%,无视力下降;眼底观察可见瘤体萎缩呈白色,轻度色素紊乱,视网膜及脉络膜正常血管未见损害。结论TTT与PDT治疗CCH,均能使瘤体萎缩并促进渗出吸收,但PDT对眼底正常组织损伤明显小于TTT,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的首位,我国的患病率亦迅猛增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NGU中,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