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与区域的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彰显,城市经济区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城市经济区的构建与组织有利于淡化行政区划,强化城市间经济联系,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本文探讨了城市经济区的构建方法,并提出我国城市经济区的空间组织方案以及加快其形成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城市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并为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归纳总结城市经济区的理论基础,比较城市经济区与相关概念的异同,并分析了城市经济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第二部分评价分析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心性及可达性。首先从生产、商服、交通、科教以及对外开放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中心性进行综合测度,将我国城市划分为全国中心、区域中心、省级中心、省内中心和地方性中心等五级体系。其次,基于公路交通网,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城市在特定时间内交通出行所覆盖的空间范围进行度量。   第三部分用城市中心性指数和交通时间距离对传统的场强模型进行改进,并根据改进的场强模型,将我国经济空间划分为东北、华北、中东、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新疆和西藏10个一级城市经济区,以及28个二级城市经济区和28个核心区。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存在的重复建设、产业趋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论文从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分工合作、实现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提出加快我国城市经济区形成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南亚作为欧亚大陆的新兴地缘中心,在欧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地区。南亚联盟作为一个区域合作组织,自1985年成立以来,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开放性教育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开放性教育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促进了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的开放性教育的发展,学校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开放性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但在英语教学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开放性教育使用一些可行的手段,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英语教学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个部分,在开放教育的指导下,需要加强英语教学
地图符号是用来直观形象表达地表达地理信息的主要手段,但在MapInfo与ArcGIS这两种不同的GIS平台中,地理信息以不同的格式存储,两者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图形符号等样式信息丢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也是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重要贡献的资源。选择我国东部地区作为研究区(113°-123°E,21.5°-35.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