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局部脱色素性皮肤病,据国内外统计其发病率约为0.5~2%,且有逐年增高趋势。白癜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理表现为皮损局部表皮和毛囊中的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减少或缺失,从而使黑素合成减少或缺失,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皮损局部和全身均可检测到针对MC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和细胞毒性CD8+T细胞,认为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脱色素性皮肤病。白癜风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化学治疗、内服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前三种治疗方法都存在疗效个体差异大、副作用大等不足,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自体表皮移植、自体MC移植和异体MC移植等方法,其中自体MC移植是疗效最肯定、副作用最小的方法,因而外科治疗已经成为白癜风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应用于移植治疗的MC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正常皮肤分离的MC体外培养。成人表皮中MC含量极少,只占表皮细胞的2%左右,正常情况下体外培养的MC生长缓慢、增殖能力极为有限,常需使用促MC生长因子如经典的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以及近年逐渐被重视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铁蛋白、氢化可的松、牛垂体提取物等。我们应用黑素细胞专用培养基M254及添加剂HMGS(包含TPA、bFGF、转铁蛋白、氢化可的松和牛垂体提取物等),进行成人正常表皮MC的分离与培养,经系列生物学鉴定细胞表型和生物学功能正常,同时观察到MC体外传代最多不超过10代,能得到的MC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临床移植治疗所需,极大地限制了MC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因此,MC的来源已经成为白癜风及其它脱色素性皮肤病外科治疗发展的瓶颈,需要积极探索MC体外大量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自体MC移植提供安全、有效且可大量反复使用的移植供体。组织工程学的原理是利用人工的功能性组织替代功能障碍的器官或组织,其中,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