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稀土杂化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在显示器、照明及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找到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制备工艺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氨基粘土(AC)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热稳定性及可塑性,在水中能够和羧酸盐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水凝胶,可作为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的理想基质。本论文将含有机配体的羧酸盐修饰到氨基粘土上,并结合三价稀土离子(Ln3+)或其配合物制备稀土杂化发光材料,主要内容如下: (1)将去质子化的均苯四甲酸酐或2,2’-二联吡啶-4,4’-二羧酸和氨基粘土结合,继而掺入Ln3+(Ln代表Eu和/或Tb)制备了两种可调色的杂化发光材料,并研究了Eu和Tb的摩尔比、激发波长和温度对它们的荧光性质的影响。两种材料均可以发射由红到蓝的多色荧光以及白光,可制作荧光粉、石英片发光薄膜和白光LED,也可用作自参比荧光温度计。 (2)合成了羧酸-三联吡啶(Carb-Terpy),将其去质子化后和氨基粘土结合,继而和Eu(TTA)3·2H2O配位制备了具有红色荧光的杂化发光材料,并研究了氨基粘土和三联吡啶基团(Terpy)的摩尔比对材料荧光性质的影响。当AC:Terpy=4:1时材料具有最优的荧光性质以及良好的水分散性。将该发光材料掺入聚乙烯醇(PVA)制备了柔性、透明的发光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