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人口激增、污染加重、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用地紧缺、绿地减少等众多问题。面对以上城市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城市由粗放型开发模式向集约型开发模式转换。城市综合体与地铁交通系统的大量兴建正是城市集约化的一种体现。聚集复合的城市综合体与高效经济的地铁交通相互整合,可以发挥互为补充、促进的共生效应,对构建人本观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城市中不同生活空间与建筑功能体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混用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相关城市问题。由于城市综合体具有功能多元化、规模巨大化等特性,当与快速带来大量人流的地铁站结合建设时,二者的衔接空间往往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虽然国内外关于城市建筑与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设计研究已经有系统论述,但现有的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以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站的衔接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紧凑城市理论和一体化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归纳出衔接空间串联、并联、层叠、复合四种组合方式和通道式、中庭式、广场式三种空间类型。同时论述了衔接空间主要的物质性影响因素: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站类型、规模对衔接模式的影响、衔接空间实体界面围合对空间体验的影响,和社会性影响因素:人流动线对衔接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使用时段对通道式衔接空间弹性拓展的影响。文章案例调研部分,结合衔接空间组合类型与影响因素,从功能业态、人流动线、衔接方式以及环境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代表案例,并进行典型性分析。通过以上对二者衔接空间的分析研究,最终提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要点和内容,探求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