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举足轻重,而古代记体散文作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也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这些作品结构严谨,表现手法高超,境界高远,它们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中学生受益无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本文认为探究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记体散文教学问题以及教学策略意义重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分析、文本解读、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试图从笔者所在学校(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终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概说有关“初中语文古代记体散文教学问题及策略”这个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统计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2017年教育部审核通过)中选入的古代记体散文作品。同时,从教材编排特点、记体散文选文文本特征以及在新课改下两套教材对记体散文教学目标的影响三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两套教材中的古代记体散文作品。第三部分,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初中语文古代记体散文教学做个案研究,分析本校教师在教学古代记体散文作品时存在的教学方式的模式化,为考而教;教学条件不足,学生个体差异日益拉大;教学内容落实不到位,课堂效率低等问题。并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原因:教师对新课标中有关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偏差、教师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有限以及教师负担过重,同时教师无法平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成就动机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第四部分,是关于初中语文古代记体散文作品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来探究策略:首先是要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其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后强化积累,夯实文言基础,同时注重朗读训练,提升诵读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样化,包括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最后是要针对古代记体散文的文本特征采用合理巧妙的教学策略:要兼顾记体散文与贬谪文学的文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上采用知人论世,情境带入法以及比较阅读法;在写作教学上注意借鉴其写景技法以及叙议结合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