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环境下液化气体储罐热质耦合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henglian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气体通常有加压液化和低温液化两种液化方式,对应地,液化气体储罐有常温储罐(如液化石油气)和低温储罐(如液化天然气)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当其受到外界热环境侵袭时均有超压失效的危险,而一旦储罐破裂,还有可能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此类事故在国内外常有发生。本文认为,尽管不同的液化气体储罐发生事故的模式有所不同,但是从物理问题的角度来看,都是热环境、储罐壁与内部介质之间的传热与介质内部的传质耦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研究工作表明液化气体储罐受到外部热环境侵袭时,罐内介质往往会产生温度分层,而液化气体的温度分层直接决定了储罐的能量储存和压力上升速率,这将进一步影响储罐的安全。因此研究液化气体储罐在热环境下的响应规律对提出储罐安全运行策略和事故预防措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搭建了立式圆柱形储罐受热实验台,进行了液化气体储罐电加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典型的储罐响应规律,即内部介质的升温升压规律和储罐壁面的升温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化气体储罐对热环境的响应呈现分区和分阶段特征。通过分析实验规律,提出了液化气体储罐热质耦合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包括热环境、储罐壁与内部介质之间的传热耦合模型和储罐传热与罐内液化气体传质的耦合模型。(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耦合求解储罐壁面固体传热区和罐内介质气液两相传热传质区的多区多相场数值计算模型,并依据储罐受热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储罐热质耦合响应过程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机理,揭示了温度分层演化过程中的流场特征以及温度分层和分层消除对储罐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分层消除以后,壁面的传热方式由单相对流转变为沸腾对流。(3)通过数值试验,考察了外部火灾条件对储罐压力、介质温度和储罐壁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热环境的对流强度较高时,储罐的壁温和压力上升速率较快,但是由于分层程度较高,介质的整体过热度较低,储罐破裂后爆沸的程度也较低;火焰包围程度较低时,储罐容易首先形成有限裂口,而后因介质爆沸发生二次破裂;火焰温度较高时,储罐更早发生破裂,但是破裂压力相对较低。(4)通过耦合求解组分输运效应,研究了温度和组分差异共同驱动下液化气体分层演化的机理。结果表明:侧壁受热时边界穿透机制是引发翻滚的主要因素,并且分层界面呈现从上至下的迁移,与侧壁受热不同,底部受热时分层界面呈现从下至上的迁移;发生翻滚时,储罐的压力上升速率在下层液体运动到液面以后达到最大;对于不同的初始分层状态,当下层液体的重组分含量较大时,翻滚超压较低。
其他文献
主要针对于高速公路边坡工程进行研究,并且使用ANSYS软件来对其进行模拟建模,在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降雨条件下,研究边坡稳定情况,对边坡安全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探究灌水控制上限对辣椒生长、产量及耗水量的影响,对盆栽辣椒的株高、茎粗、产量及耗水量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控制上限会对辣椒的株高、茎粗、产量及耗水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高山生态系统。土壤动物通过破碎、搅动、摄食和刺激(微生物活性)等活动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材料、外形、来源和类别方面都有区别。文章主要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
液化气体储罐在工业输运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快速降压爆沸现象时有报导,因此研究其爆沸过程中压力响应的机理,进而提出爆沸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流体动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中职学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文章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沈阳中职学校学生对体育运动认知、参
信贷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源并获得蓬勃发展,80年代进入欧洲,引发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新生市场的兴起,90年代被介绍入亚洲,逐渐成为人们所理解的新型融资工具。
常用电阻率法的空间效应和视电阻率拟断面记录点对应深度方面的经验性,使其工程应用受到限制.根据电场的基本理论和地震CT勘探的原理,提出了利用在平行钻孔中布设电极、然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和眼睛定位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肤色模型和掩膜进行粗定位,确定人脸可能区域,然后通过基于方向模板的眼睛定位进行人脸存在的确认和精确定位。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使高中政治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果,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学,愿意主动地投入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