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也逐步凸显出建筑密度大、交通密集、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绿地短缺、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郊野公园逐渐成为我国解决如上问题的重要角色。郊野公园对缓解城市绿地压力,保护城市郊野的脆弱生态环境,形成城市外围绿色屏障和限制城市无序蔓延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契机下,北京亦在2007年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郊野公园环”建设,南海子作为北京郊野公园环中重要的节点,是北京落实城南绿色计划的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其规划思想、设计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在北京“郊野公园环”亦具有代表性。本文首先对郊野公园的概念内涵进行探析,包括不同学者对其定义、与其他绿地类型的概念辨析,以及郊野公园的功能与分类;分析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建设历史与现状,重点论述了北京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和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启示。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以南海子郊野公园为例,从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管理三方面深入剖析郊野公园的建设实践。规划方面,从南海子公园建设背景出发,分析南海子公园的规划定位与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选定公园一期规划设计方案,对其规划特征与设计缺陷加以探讨,并分析重点分项的技术保证方式;建设阶段,选取南海子郊野公园一期三个重要分项工程,对其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论述;管理方面,重点分析南海子郊野公园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并对南海子郊野公园效益进行评价,并对管理现状加以分析;最后从整体方面总结南海子郊野公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郊野公园建设发展提出研究展望。郊野公园在我国建设起步晚,目前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还存在着缺乏政策引导,规划不具系统、设计手法单一,土地属性多元化、管理标准千差万别等问题。为了确保绿色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随着郊野公园在我建设快速发展,它必将承担着自然景观、旅游观光、文化体育产业等重要的生态和城市功能,所以探讨郊野公园建设实践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南海子郊野公园以濒危动物生境保护为依托,以皇家苑囿文化为底蕴,以生态、健康休闲为理念,形成集生态保护、自然休闲、健身娱乐、文化展示、科普科研为一体的特色郊野公园,也是北京郊野公园环最先建设开放之一,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为北京推进郊野公园环建设具有先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