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1992年扩大的计划免疫的出台以及有效实施和对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的应用,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乙型标志物的检测,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政策实施至今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流行情况,了解乙肝病毒的流行现状,获得最新的大样本研究数据。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56151名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样本的乙肝标志物,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非肝病专科患者群体中,首先按年龄段分为9组,分别为0-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以上。HBs Ag总体阳性率为4.86%(11258/231533),男性总体阳性率为5.35%(6501/121428),女性总体阳性率为4.32%(4757/110105)。其中,0-10岁0.30%(87/28901),11-20岁1.96%(186/9508),41-50岁6.92%(2976/43036),HBs Ag阳性率在20岁以下人群中分布较低,41-50岁年龄段分布最高,且男性高于女性(χ2=727.546,P<0.05);HBs Ab总体阳性率为48.73%(112816/231533),男性总体阳性率为49.34%(59907/121428),女性总体阳性率为48.05%(52909/110105)。其中,20岁以下人群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10岁68.58%(19819/28901),11-20岁60.77%(5778/9508);HBc Ab总阳性率为25.09%(58090/231533),男性总体阳性率为26.25%(31879/121428),女性总体阳性率为23.81%(26211/110105),且男性高于女性。其中,81岁以上人群阳性率最高,为38.20%(1845/4830)。其次,根据我国乙肝疫苗发展史,将受检者分为5组,即1985年前出生组(组1),1985-1991年出生组(组2),1992-2001年出生组(组3),2002年-2009年出生组(组4),2010年后出生组(组5)。HBs Ag阳性率分布情况显示,4岁以下人群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χ2=1641.400,P<0.05);从1985年乙肝疫苗进入中国市场开始,HBs Ag阳性率开始下降。在2002年以后出生人群,HBs Ag阳性率已降至较低水平。结论:与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年龄段HBs Ag结果相比,吉林省住院人群HBs Ag阳性率有明显下降,且年龄、性别均有显著差异。由于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实施HBs Ag感染率显著下降。持续增长的得到乙肝疫苗免疫的人群数量有效的降低了乙肝病毒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