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卫生资源分布及变化状况,了解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并横向比较各县(区)差异,探究白银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服务动静态效率。结合内部数据分析和对比全省、全国情况以及相关目标规划数据,综合评价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工作开展状况,识别各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的薄弱方面和需要提升的相应环节,为优化白银市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白银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方法: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白银市卫生资源分布和变化趋势;运用定基比、环比、趋势性χ~2检验和Joinpoint回归方法综合评价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相关指标变化趋势;采用熵权系数法对2006~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保健工作进行综合评分比较;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分别分析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服务效率和2014-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服务效率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卫生资源总体为上升趋势,妇幼卫生人员数、妇幼卫生床位数和妇幼保健项目数均稳步增长。从妇幼卫生人员来看,2006-2018年妇幼卫生人员总数增幅为58.20%,其中护理人员数增长最多,医生数量为缓慢增长趋势。从妇幼卫生床位数来看,2006-2018年床位总数增幅为57.29%,其中儿科床位数和产科床位数增加最为明显。从妇幼保健项目来看,2006-2018年妇幼保健服务项目总数增幅为23.08%,妇女保健室和儿童保健室的项目数占比最多但增长变化不大,咨询门诊项目数显著增加。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卫生人员数和妇幼卫生床位数均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白银区、平川区人均妇幼卫生资源拥有量处于全市较高水平,其次是景泰县和会宁县,靖远县则处于全市最低水平。(2)从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指标来看,2006-2018年白银市产妇建卡率、孕妇产检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为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率为波动变化趋势。从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指标来看,2006-2018年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生率和中重度贫血发生率均稳步下降,新生儿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总体为上下波动变化。从妇女常见病筛查和患病情况来看,2006-2018年白银市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不断上升,妇女常见病总患病率呈无规律波动变化。(3)2006~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孕产妇保健工作得分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评分总体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评分为波动上升趋势,各县(区)各类别妇幼保健工作评分差异均不断缩小。各地区妇幼健康工作评分的高低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密不可分。(4)从数据包络分析静态结果来看,2018年白银区和靖远县妇幼保健服务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景泰县妇幼保健服务效率为弱有效,规模报酬递增;平川区妇幼保健服务效率的无效状态是由技术水平较低和规模较小共同造成;会宁县妇幼保健服务效率的无效状态是由技术水平较低和规模较大共同造成。从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结果来看,2014-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波动变化趋势,其效率变化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2014-2018年白银区和平川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上升趋势,其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别为1.052和1.034,靖远县、会宁县和景泰县的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下降趋势,其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0.984、0.867和0.869。结论:(1)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卫生资源总体为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卫生人员数和妇幼卫生床位数均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2)2006-2018年白银市妇幼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妇幼卫生工作指标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妇幼健康与死亡相关指标数据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白银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已低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要求。(3)2006~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健康工作综合评分总体为上升趋势,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4)2018年白银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服务效率存在差异。2014-2018年白银市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波动变化趋势,其效率变化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2014-2018年白银区和平川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上升趋势,靖远县、会宁县和景泰县的妇幼保健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为下降趋势。